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联户自卫的传统。清代前期,在政府的倡率下,山东出现了较为低级的联庄自卫活动,后来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号召办理团练,有组织地统领各村开展联合自卫的联庄会在山东正式兴起。北洋时期由于天灾频繁和社会动荡,山东士绅自发领导的联庄会获得了较大发展。韩复榘治鲁时期,由于省政府的大力介入并推动,联庄会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在北洋政府统治的后期,由于省府的无能和凭借既有的警团力量无力消除严重匪患,一些县政府在组建联庄会的同时,开始在全县推行统一的组织领导制度,加强对联庄会的整合和控制。韩复榘领导的山东省府不仅在取消其它武装会社组织的同时,确立了联庄会的合法自卫组织地位;而且在组织、装备、训练、奖惩和经费等各方面强化对全省联庄会的掌控,提升其自卫水平。此时的邹平实验县联庄会与其它县区相比,除了组织更加严密和训练内容更加丰富外,还增加了常态化的补习训练。邹平联庄会作为乡村建设组织领导者的特色非常突出。从北洋到韩复榘统治时期,山东联庄会逐步走向了全面国家化。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山东联庄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消亡路径。有些联庄会为国民党势力所吸收和改编,成为正规的军队;有些投靠了日军,成为服务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有些经过中共的争取而成为了八路军。但是,无论走向何处,联庄会都因失去了其基于乡民开展乡村自卫的特质而消亡。民国山东联庄会在开展地方自卫、抗灾抢险、反抗反动政府对地方的盘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联庄会因囿于地方利益,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往往会受外在势力的影响而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者参加革命和抗战,或者镇压革命和投降日军,从而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促进和阻碍的两面影响。但是从总体上考量,山东联庄会对历史的发展主要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对山东联庄会的研究可知,当代建设稳定的乡村社会应该从民众的需要出发,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常态化训练。只有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官与民的积极互动,才能维持一个稳定发展的乡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