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了解苏州地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临床特征,比较完全与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研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lesion,CAL)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对2006-2013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KD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KD并发CAL的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6-2013年共收住921例KD患儿,男女比例为1.83:1,发病平均年龄为25.93±23.31月。2岁以下患儿606例,占65.80%;5岁以下患儿829例,占90.01%;5岁以上患儿92例,占9.99%。全年均可发病,高峰期见于3-6月份。症状频次:患儿均有发热,除发热外结膜充血发生率最高,占82.84%(763例),卡疤红肿最低,占12.38%(114例)。心脏损害发生率为27.04%,CAL发生率为25.30%。丙球无反应型占4.48%。(2)完全KD与不完全KD组间比较:完全KD组682例,占74.05%,平均年龄为26.82±23.43个月;不完全KD组239例,占25.95%,平均年龄为23.26±22.40月,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KD组<1岁婴儿241例(35.34%),不完全KD组<1岁婴儿107例(44.77%),两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前平均发热时间:完全KD组6.37±2.35天,不完全KD组7.94±3.4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总时间:完全KD组8.27±2.33天,不完全KD组9.33±3.4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6项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的对比:除肛周脱皮及卡疤红肿外,其余的表现完全KD组均高于不完全KD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岁婴儿并发CAL的比较:不完全KD组高于完全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utrophil,N%)、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完全KD组均高于不完全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钠离子(serum sodium,Na+),不完全KD组高于完全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CAL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白蛋白(albumin,ALB)、的下降,CRP、ESR、PLT的上升,以及丙球无反应、男性、发热>10天均与CAL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10天、男性、PLT的上升、Hct与ALB的下降与KD并发CAL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1)苏州儿童医院是苏州市唯一一家三甲儿童医院,KD多集中于本院,本研究结果近似反映了苏州地区KD发病的临床特征:男孩多于女孩,2岁以下为发病高峰年龄,春季为发病高峰季节。除发热外,主要临床表现中以结膜充血最常见。(2)与完全KD相比:不完全KD多发生于小于1岁婴儿,且小于1岁婴儿更易并发CAL(P<0.05);除肛周脱皮及卡疤红肿外,其他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生率均低于完全KD(P<0.05);确诊时的发热时间及发热持续时间均较完全KD组长(P<0.05);PLT、ALB、PA、Na+均高于完全KD组。(3)KD并发CAL的危险因素为:丙球无反应、男性、发热>10天、Hb、Hct、ALB的下降以及CRP、ESR、PLT的上升;其中发热>10天、男性、PLT的上升、Hct与ALB的下降是KD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