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inE mRN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活性关系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是近几年才被确定的原癌基因,它通过促进G1→S期的转变而促进细胞周期的进行,起到调节组织细胞增殖的作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是一种仅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多肽,在细胞周期S期广泛表达。作为一项评估细胞增殖状态的良好指标,PCNA可反映肿瘤细胞的代谢和DNA、RNA的合成状态,其增殖活性与肿瘤细胞的分化、浸润、转移、复发和预后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CyclinE和PC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结肠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期结肠癌共40例、结肠腺瘤10例、正常结肠粘膜10例组织中CyclinE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yclinE蛋白和PCNA的表达。 结果 (1)用免疫组化方法,正常结肠粘膜未检测到CyclinE蛋白,在结肠腺瘤和结肠癌中可见CyclinE蛋白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57.5%,腺瘤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CyclinE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瘤组和正常组(P<0.05)。(2)用原位杂交方法在不同结肠组织中检测CyclinE mRNA的表达,发现CyclinE mRNA在10例正常结肠粘膜中无阳性表达;10例结肠腺瘤组织中有2例CyclinE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20.0%;40例结肠癌组织中25例有不同程度的CyclinE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2.5%。与腺瘤组和正常组比较,CyclinE mRNA在结肠癌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但腺瘤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CyclinE mRNA和CyclinE蛋白与结肠癌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CyclinE mRNA在未及浆膜组和侵及浆膜及浆膜外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P<0.05)。CyclinE mRNA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
在我国许多煤矿由于采区内工作面回采常采用跳采接续方式,普遍存在孤岛工作面,由于孤岛工作面存在应力集中,矿压显现较一般工作面剧烈,来压强度相比较常规工作面高,常规的巷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数据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刑事检察中。监察法施行和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检察中电子数据收集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有限性、补充性、可控性和秘密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应用与消耗在日益加大,常规石油天然气与勘探已进入末期阶段,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日益受到关注。岩性结构致密、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天然能量产能低、气藏压力系数小等是非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的典型特征,开采相对困难。研究低渗透率致密储层的特点及控制条件,并对其建立有效地评价和估算模型,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核心内容。本论文通过已有的资料和文献调研,研究吉木萨尔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于光电转换效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大面积制造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新型功能界面材料的开发与合理设计对提高PSCs的光伏性能有
校本课程开发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活动,也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协同的过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共分为六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双创经济"现实背景,指出双创教育具有长期性、适应性和完善性,双创教育内涵涉及创新创业基地、实践和运用的表层,创新创业认识、思考和探索的中间层,
新媒体时代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新的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媒体为动画的艺术的表现演绎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为动画在广告中的应用开辟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在细胞增殖、生长、代谢、蛋白合成和血管生成方面有重要作用。mTOR异常激活在肿瘤中十分常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抑癌基因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结节性硬化症复合物基因1(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ge
纳米Zn O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质已在传统和新兴领域中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纳米Zn O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传统安全无毒的Zn O材料在尺寸达到纳米量级时其生物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