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MAPK/ERK通路上Raf-1、MEK-2、ERK1/2的磷酸化水平、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机制。方法:参照Zea 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并加以改良,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穴取大椎、百会、人中)、亚低温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针刺及亚低温治疗72h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比、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组织Raf-1、MEK-2、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亚低温组及针刺联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1),余各治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脑梗死面积比值的比较: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比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亚低温组及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梗死面积比均减少(P<0.05或P<0.01),各治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各组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的比较: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个数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凋亡细胞个数降低(P<0.01)。各治疗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缺血侧海马组织Raf-1、MEK-2、ERK1/2磷酸化水平的比较: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及针刺联合亚低温组均能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组织中p-Raf1、p-MEK2、p-ERK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Raf1、p-MEK2、p-ERK1/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Raf1、p-MEK2、p-ERK1/2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亚低温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Raf1、p-MEK2、p-ERK1/2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针刺组、亚低温组及针刺联合亚低温组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脑梗死面积比及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2、其对脑组织的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MAPK/ERK通路上p-Raf1、p-MEK2、p-ERK1/2来实现的。3、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降低p-Raf1、p-MEK2、p-ERK1/2上,针刺联合亚低温组优于针刺组或亚低温组,可能是因为针刺疗法和亚低温疗法起到叠加或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