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金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针对特定产业进行的金融活动。产业金融的目的是通过金融手段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钢铁金融、航运金融、汽车金融等。我国产业金融的实践最早是1987年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的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业金融的形式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全球经济步入转型期,我国抓住这一机遇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能级的提升,对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产业金融作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最有效的结合方式,可以利用金融的杠杆作用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实现资本扩张,价值增值,因此发展产业金融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本文正是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背景,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经济转型期制约我国产业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借鉴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产业金融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产业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重点探讨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匹配关系,得出金融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结论,并指出当前我国产业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金融结构的不合理。二是通过定性分析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对产业金融带来的影响,深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从而分析得出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金融发展的趋势。三是重点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制约产业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从制度瓶颈、创新能力不足、政府干预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四是结合产业金融的发展瓶颈,选取美国的汽车金融、德国的航运金融、新加坡的物流金融作为分析比较的案例,并总结出适合我国发展的经验启示。最后,对我国经济转型期发展产业金融进行战略思考,明确目标和任务,并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创新、政府适度干预、降低信息壁垒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