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PTC/NTC效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聚合物基体中填充一定量的导电粒子(如炭黑、石墨、金属氧化物),可以制成具有正温度系数(PTC)电阻效应的导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升高到聚合物树脂的熔点附近时,电阻率急剧增大,呈现出明显的PTC效应;本文以体积膨胀为中心变量进行一系列实验,考察了在温度作用下复合材料的体积膨胀、熔融与PTC效应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模型描述和预测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的PTC效应。由于负温度系数(NTC)电阻效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聚合物基PTC材料的推广应用,因此NTC效应的机理和如何削除NTC效应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通过对电阻弛豫和炭黑自团聚的研究来探究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NTC效应机理,并以此探求消除或减弱NTC效应的方法。本文使用有效介质普适方程(GEM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导电复合材料的理论渗流曲线,根据GEM方程和聚合物基体的体积膨胀,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两种导电复合材料的PTC效应进行了预测,实验曲线和预测结果符合较好。理论模型分析与实验结果证实了,随着聚合物基体体积膨胀,只要导电填料的体积分数减小到渗流曲线上的临界体积分数,材料就会产生PTC效应。本文通过对CB/HDPE复合材料在熔融温度下电阻弛豫及炭黑团聚的研究,证实CB的自团聚运动是近程的,并具有热激活的性质。炭黑团聚而形成导电链是NTC效应的重要原因。通过加入添加剂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减小了炭黑之间的吸附作用,增大了炭黑粒子在高温下自团聚的活化能,从而减弱了复合材料的NTC效应。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具有天然纳米孔道结构的沸石矿物材料的调湿性能,并用酸活化和热活化的改性方法调控其显微结构,对改性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得到性能较好的沸石调湿材料;另一方面选择以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导致慢性病发病率快速攀升.慢性病患者的增加迫使社会制定和实施促进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合作的策略,调动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积极性[1-2],为了实现这一目
氢能是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载体,而储氢技术是氢能实现规模应用的基础。近年来,以NaAlH_4和LiAlH_4为代表的金属配位氢化物和以(LiNH_2/LiH)为代表的金属氮化物因其高的储氢容量已成为国际上新型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为改善其储氢性能,本文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LiAlH_4/LiNH_2复合材料,并运用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方法对球磨样品结构和储氢
针对生物洗涤装置净化油烟污染物存在效率不高、生化降解量偏低的问题,本论文在实验室规模上,从桂林市雁山镇污水处理厂取回的活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通过添加不同填料或优势单菌
小微信贷拐点已至,通过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引导,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第二季度小微信贷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余额35.63万亿元,其
期刊
“师傅,我没带零钱.”“师傅,我包里只有10元,没有1元呀.”“没关系啊,只要手机下载云闪付扫一扫就可以直接坐公交,现在还可以享受1分钱坐公交的优惠.”以前,大家在生活支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