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一种形上关怀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讨论围绕教师教学生活中的认知与智慧、意志与智慧、情感与智慧、智慧之境与自由等方面展开。首先,讨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认知与智慧的关系。分别论述了间接认知——逻辑与知识,直接认知——直觉与感悟和智慧的关系。认为有关教学的逻辑与知识必须内化为教师主体内在的知识,并由知识上升为教育哲学理论,形成教育哲学观念时,才能转化为智慧。而智慧则以教育哲学观念的形成影响着对教育事实的认知。认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直觉是由理智直觉、生存直觉、审美直觉形成的整体,通过三种直觉的整合教师能直观形上的智慧本体。其次,讨论了教师教学生活中的意志与智慧的关系。认为意志的智慧是由意志向自由意志形成的过程。教师的自由意志表现在自觉、自愿、自然三种维度上,当教师的自由意志达到自然的状态,便形成了教师的意志智慧,它具体外显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动智慧,它是教师身心整体的投入,与身心整体的智慧结构有关。再次,讨论了教师教学生活中的情感与智慧的关系。认为智慧是从一般情感向审美情感的超越过程。在审美情感中,教师能把对学生与事业之爱和对自我之爱相统一。于审美情感体验中,教师通达生活意义整体,并使有限的生命体验超时间的永恒。最后,讨论了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之境与自由。认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之境的形成包括知识与经验积累、实践与反思、感悟与升华三个阶段。教师教学生活智慧之境的达成即形成了教师的自由,它是教师认知中的自由直观,意志中的自由意志,情感中的自由审美相统一的个性自由状态,它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使教师的生命由有限而达于无限。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推动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拥有一支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从业人员队伍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作为为建筑业培养
学位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重新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兴办职业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山东省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努力,现已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下,"教材"与"教科书"几乎被画上等号,教科书被很严格的使用着,被视为权威、唯一的,有时甚至照本宣科.但处在现今快速变迁的时代,学习型态早己和以往不同,仅
句子加工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英文句子加工研究开始关心词汇信息对句子早期加工的影响,引出了句子加工时词汇信息整合的策略问题,并基本有了定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