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我国启动了闲散青少年社会融入示范项目,浙江省舟山市作为其中的试点地之一,由于该地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资源分布,这些闲散青少年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除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对农村闲散青少年的发展而言有重要意义,对此,舟山市各方面以建立社会教育机制为突破口,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对农村闲散青少年进行教育帮扶。结合实际情况,文章将以舟山农村闲散青少年群体为切入点,了解舟山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现行做法及不足,针对不足探寻社会教育中的有效对策。文章以六部分对舟山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进行探究。第一部分:在绪论中引出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背景及意义,搜集与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确定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界定农村闲散青少年为6-25岁,具有“不在学”、“无职业”、“无人管教”等特征的群体,阐述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并通过对社会教育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使文章的理论部分更加严谨。第三部分:以舟山农村地区闲散青少年为主体,通过实地走访、个人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该群体的家庭生活、朋辈交友、学习观念、专业技能、自我发展的分布特征,从学校、家庭、社会、农村四个方面分析农村闲散青少年的外部成因。第四部分:了解现阶段舟山地区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做法,发现做法中的不足:如群体的社会教育尚未形成合力、人才资源相对匮乏、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方式及载体不够丰富、政策保障亟待加强等。第五部分:针对舟山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做法中的不足,提出了五个社会教育对策,分别是多元协同机制、人才培引机制、新型筹资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以及现代教育手段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首先通过提出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多元协同机制,将多元协同治理的逻辑起点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形成社会教育共同体。其次,意识到人才培引机制在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现实情况不断壮大社会教育的人才队伍。再次,借鉴国家及其他农村地区在社会教育中的资金投入力度,结合农村地区现实情况探索新型筹资机制,夯实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财力保障。紧接着将现代社会教育手段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增强对舟山农村闲散青少年的帮扶效果。最后通过相关立法的制定与实施、组织体制的内部规范、社会的共同帮扶的办法来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从而营造社会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合力帮扶,让舟山农村闲散青少年这一群体接受社会教育并逐渐融入社会。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后续农村闲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相关机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