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口译质量依赖于交际变量的观点,本文作者从交际角度分析口译质量,以L.E.Sarbaugh的交际分类法为依准,提出涵盖所有口译分类和交际水平的全景图。结合口译的基本标准和交际变量,作者提出一个质量标准模式,应用于口译质量评估。本文开篇是介绍背景和框架的一段引言,随之四个章节论述。结尾指出本文的意义和存在的局限。第一章全面回顾口译质量研究,进而论证了从交际角度研究口译质量的必要性。口译研究在西方经历了两代的发展,在中国发展历史稍短。口译质量始于西方口译研究第二代,是当前口译研究中五个主题之一。口译质量研究着重于质量的三个方面:作为愿景的质量,作为期望的质量和作为变量的质量。口译质量研究经历了三个转变:从印象到客观,从理论到实证,从单一角度到多视角。当前的研究趋势是交叉学科研究,以期完成研究资料的整合。应以趋势,有必要从交际角度对口译质量进行分析。第二章更加详尽地分析了口译和交际。首先介绍了口译种类,成分和模式,突出口译的交际特征。继而通过口译和笔译的比较,进一步表明作为跨语言和文化交际的口译。交际的基本成分指明从交际角度论证口译质量的可能性。关联理论为交际和质量的关系构建作了铺垫,具体体现在该公式:处理精力=上下文影响÷相关性。在上下文影响一定的情况下,越相关,译员产出高质量口译需要的精力越少。相关性对应交际的顺畅和效率。由此可知,交际在评估口译质量中扮演一个重要作用。最后,关于标准特征的研究为质量标准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做铺垫。第三章具体阐述质量标准模式。L.E.Sarbaugh提出7个重点变量进行交际分类:参与交际的人数(NP);渠道类型(CH);参与者关系(PR);交际者目的(PI);符号系统(CS);信仰准则和外在表现(NBOB);世界观(WV)。作为交际的一种,作者绘制了包含所有口译变量和交际水平的分类图:72个交际场景,8种交际水平。由此作者提出质量标准模式:标准=R(交际水平)×B。并将此模式应用于两个例子。第四章阐述质量标准模式对质量评估的启示,包括对不同评估者的启示以及对职业口译和课堂口译训练的启示。应用该质量标准模式,不同的口译质量评估之间进行比较将更加可行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