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与国民革命——以《汉口民国日报》报道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yhgniewvlfdjtoop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党改组前后,孙中山受到马林、鲍罗廷的影响,将宣传奋斗与军事奋斗并列为此后革命的两大手段。从“一大”到“二大”前后,国民革命的理论发生根本变化,帝国主义、军阀、土豪劣绅成为国民革命的三大敌人,农工成为国民革命的主要力量。国民党仿效俄国、结合中国自身报纸的特点,建立了国民党的党报制度,使报纸工作成为国民党党务工作的重要部分。国民党党报的宣传内容随着国民革命理论的变化而变化,党报宣传原则也随之确立。北伐军进入长江流域后,国民党在广东形成的办报与宣传经验迅速移植到两湖地区。   《汉口民国日报》作为国民党党报,承担着宣传国民革命的任务。在1927年急剧变化的时局下,《汉口民国日报》的宣传在三个方面进行:唤起民众、揭露敌人、建设新国家。   《汉口民国日报》集中篇幅报道农工商运动,其态度大致经过了扶助、抑制、纠正等几个阶段,使得党报宣传与中央政策、民众运动的起落紧密相连。在此过程中,武汉政府为调和工商关系,提出了“工商业者”的概念,从而使得国民革命的力量另添同盟军,与农工一起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党报也对此大力宣传。在对妇女运动的宣传中,党报则以剪发放足运动、女性从军、妇女裸体游行的传闻为报道内容,或鼓励、或辟谣,以塑造武汉地区妇女的新形象。   《汉口民国日报》的反帝宣传以“一三”惨案、“四三”惨案等内容展开,从年初声势浩大的反英示威报道,到5月中旬后的“丝毫不抵抗”态度,党报宣传经历了巨大变化,反映出“反帝”成为国内政治势力竞相利用和攻击对手的口号。宣传“打倒军阀”时,党报侧重揭露军阀暴行,这与“军阀”固有的“罪恶”形象相结合,表现出党报宣传引导舆论和民意的一面。“土豪劣绅”在党报的宣传中逐步被赋予反革命的特征,伴随着农民运动的开展,党报宣传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对武汉政府而言,国民革命的敌人是不断增加的,3月份开始,蒋介石成为“新军阀”,分共后,共产党也逐步变为“公开的敌人”,党报随之进行反蒋和反共的宣传。   《汉口民国日报》展示武汉当局对新国家的理想,传播中央党政军关系、县级党政群关系的设计和规划,并通过党政要人的演讲,构想“造成三民主义的国家”,从而区分旧有的军治、宪政以及俄式工农专政等建国理想。中国革命“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区分了新国家与苏俄式政府的不同。党报宣传强调武汉政府的本土性和民族性,含有争取国内政治势力支持和舆论同情的意味。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主要依据河西地区出土的汉简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和前辈学者的相关论文及著作,对汉代河西地区军事后勤保障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本文主要由七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
贵州作为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省区,如今也是石漠化分布最广泛、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贵州于明代建省,明代政府在贵州修筑道路、建立卫所、大举移民,肇始贵州规模化的开
明代中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其尖锐,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仅正德年间,就爆发了两起宗藩叛乱——安化王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