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xybcn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武术学校兴起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武术学习热潮的推动下,它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发展之快,规模之大为历史所罕见。民办武术学校的大规模发展,大大拓宽了武术在我国的传播途径,为中国武术的传承和普及,培养竞技武术后备力量,培育武术市场,促进我国武术产业的形成,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武术热”逐渐消退,新时期,我国民办武术学校的发展有一些新动向、新特点和新问题。据调查,当前,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都在转型,大部分武术学校都改了校名,有些武校“转型”、“更名”,不重视武术的教学和训练,甚至完全抛弃当初的办学宗旨来保存学校的生存,不再发展武术。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武术学校发展的新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并非是个别现象,事实说明,民办武术学校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时期里,民办武术学校将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得以继续生存,又能发展好武术?如何继续为我国培养武术后备人才,为武术的普及和传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对新时期民办武术学校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找出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现状特点和问题,以及问题的原因,进而研究出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兴起于90年代初、中期,大都由武术馆转而成立武术学校,办学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学校数量不多,但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指导思想切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内部管理已步入正轨,办学物质条件逐步得以改善,师资力量日趋雄厚和稳定,生源较稳定,德育工作颇有成效,具有较高办学质量,尤其是西山文武学校的办学成就颇受瞩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转型与更名的困扰。②、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③、生源质量不理想。④、武术教学训练逐渐淡出。⑤、武术教学内容的开设不尽合理。⑥、存在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针对存在的问题,其对策是:①、合理转型,突出武术特色。②、找准办学定位,拓展生存空间。③、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培育新人。④、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和管理。⑤、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⑥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⑦、重视和加强高水平武术队的建设。⑧、调整武术教学内容,突出地域武术特点。⑨、逐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补。通过本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对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相关方面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探讨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在新时期的发展对策,以期推动福建省民办武术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时,本研究可供我国民办武术学校的办学者借鉴和参考,为武术运动管理决策部门制定科学的发展方针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全国众多民办武校的健康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教育测评是评价者与受评者的互动过程,评价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评价双方产生心理影响,评价者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顺序效应、光环效应、对比效应及情绪效应等方面,应通过对
1.研究目的针灸治疗疾病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发展历程。但是,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针灸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衰弱现象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人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为中国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
针对煤矿采空区透水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采用浅层二维地震法和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分布范围及其积水情况进行综合物探,结果表明:浅层二维地震对煤层反射波变化特征反映明显,完
20世纪90年代初,素质教育被借鉴到研究生教育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研究生素质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并呈现其特点。教育工作者应对提高研究生素质教育方法与途径进行积极探索。
石头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壮大,而且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国人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断地融入其中,并以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园林景观、民俗风情等各种
根据甜樱桃生长期内不同阶段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鲁西北地区滨州市的相应时段内的气象条件,认为鲁西北地区的气象条件基本适宜种植甜樱桃,但要预防暴雨、大风、高温
目的分析医院用药错误(ME)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的ME报告,分析ME的级别、内容、引发错误因素、涉及药品和引发人员。结果
金庸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文明联姻的产物,“金庸热”的形成、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是多种社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语境的变化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