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国内畜牧业中对高品质紫花苜宿(Medicago sativa L.)需求增加的现状,本试验探究了在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耗水、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收益的变化规律。共设3个灌溉处理:A1:灌溉量为100%紫花苜蓿耗水量(ETc),A2,A3处理灌溉量分别为A1处理的66%及33%,此外还设雨水灌溉处理A4作为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在进行冬灌的前提下,紫花苜蓿第1茬的耗水量在全年的耗水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降雨量较大的年份中,耗水量在第2及第4茬较低,在第3茬较高。同一茬次中,除每一年第4茬外,紫花苜蓿的耗水量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灌溉量、生长天数、太阳辐射及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紫花苜蓿耗水量的主要因素。(2)降雨量较大时,紫花苜蓿的耗水强度在第1、第2茬及第4茬较低,在第3茬较高;在不灌溉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耗水强度在全年中一直较低且随着茬次推进而下降。除第4茬外,其余茬次内返青期耗水强度最低,在现蕾期的耗水强度最高。(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紫花苜蓿的株高与茎叶比逐渐上升,鲜干比则呈下降趋势;三项生长指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耗水量与各生长指标均显著相关;三项生长指标与气象指标的拟合结果表明,鲜干比只与有效积温显著相关。株高与茎叶比则与有效积温、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及生长天数显著相关。(4)在进行冬灌的情况下,紫花苜蓿第1茬的产量在生长季各茬次中最高;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可以在生长季初期减少灌溉量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紫花苜蓿的产量与耗水量及灌溉量显著相关,但拟合结果在茬次间及年份间不同;灌溉量、有效积温、太阳辐射及生长天数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产量,而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极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株高预测紫花苜蓿的产量。(5)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上升;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茬次的推进呈下降的趋势,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在第1茬时最高,在第2茬至第3茬时呈下降趋势,在第3至第4茬时变化不大;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两者的变化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灌溉量、太阳辐射的多重线性拟合来预测水分利用效率,利用灌溉量、生长天数的多重拟合来预测灌溉水利用效率。(6)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紫花苜蓿的粗蛋白逐渐下降,而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则呈上升趋势;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在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而粗蛋白与相对饲喂价值则逐渐上升。在田间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紫花苜蓿的株高来预测紫花苜蓿的品质。(7)利用紫花苜蓿的株高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且结果表明产量对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影响较大,种植者在实际生产中应兼顾产量品质与产量,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