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开发技术的进步,致密砂岩气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的主力军。致密砂岩储层一般具有岩性致密、低孔低渗、高毛管压力、黏土矿物丰富等特征,外来流体侵入和应力改变易导致储层发生敏感性损害和相圈闭损害。致密砂岩渗透率测量困难而岩石电阻率获取相对容易。通过建立致密砂岩渗透率与电学参数的联系,利用岩电参数变化评价储层损害程度,有利于较快获取储层损害评价结果,完善致密砂岩储层保护技术。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分析、岩电实验和敏感性损害实验,分析了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对绝对和相对渗透率的主导作用;总结了致密砂岩岩电参数特征,分析了饱和度指数对岩石润湿性和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的响应机理。建立了致密砂岩渗透率与电学参数的联系,探讨了基于岩电参数进行敏感性损害和水相圈闭损害评价的可行性。明确了孔隙结构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主导作用。致密砂岩孔隙空间以纳微孔隙为主,比重较少的粒间孔隙对岩样渗透率的贡献最大。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为水润湿,孔喉狭小,毛细管压力高。气水两相流动易产生孔隙圈闭,相渗曲线存在盲区;岩样渗透率越低,气水相渗盲区的饱和度范围越大。分析了致密砂岩电学参数与孔隙结构参数的联系。原地应力下的胶结指数m主要介于1.8~2.0,岩性系数b小于1,饱和度指数n主要介于1.0-1.4之间,反映了致密砂岩的弯片状孔喉特征;岩石地层因素随平均孔喉半径增加而减小。低含水饱和度阶段(约小于20%),致密砂岩电阻率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I-Sw曲线可能向下弯曲,饱和度指数小于2;孔隙连通性差的岩石I-Sw曲线可能向上弯曲,饱和度指数大于2;致密砂岩一般包含两种以上不同尺寸的孔隙类型组合,在高含水饱和度阶段(70%-90%),由于地层水分布的不均匀性,I-Sw曲线可能出现斜率降低的折线,饱和度指数小于2。进一步明确了以平均孔喉半径为基础的地层因素与绝对渗透率关系的有效性。同一致密砂岩岩样在变有效应力下的地层因素与渗透率也具有类似关系。提出了利用地层因素评价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的新方法。渗透率介于(0.05~0.5)×10-3μm2的7块致密砂岩岩样,采用新方法的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基于实测渗透率的评价结果符合度高。形成了利用致密砂岩电阻率增大系数评价水相圈闭损害的新方法。渗透率介于(0.05~0.5)×10-3μm2之间,岩样渗透率越低,采用新方法的气相相对渗透率计算值越接近于实测值,水相圈闭损害评价结果与基于实测渗透率的评价结果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