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关于“挨”字句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对该句型的生成机制也存在着分歧,对于“挨”字句的句型格式研究也不够全面,对“挨”字句成分的语义特征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历时地全面考察“挨”字句的生成机制,共时地多角度考察“挨”字句的语法语义特点。全文主体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被动语义词“挨”。通过对“挨”字的历时考察,我们发现“挨”字句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挨”字的语义演变,除此之外,还有“挨”字句的论元转变。“挨”字句从产生起就奠定了其自有的特色,即语体色彩口语化和语义色彩遭受性。第二部分,“挨”字句的格式探析。通过对“挨”字句的详细考察,我们总结了“挨”字句的各类格式,共有四种,分别是A挨(B)C式、带助词“了、着、过”式、带补语式和复用式。其中A挨(B)C式是基本格式,带助词式中“了”、“过”偏多,“着”最少;带补语式中存在结果、趋向、程度、数量、时地、可能等六类补语;复用式包括“挨”的重叠式和“挨”与其他遭受类动词的复合式两种。在归纳描写中,我们从语义上给A定义为“受影响者”,具有[+生命性]:B定义为“被认定的责任者”,具有[+生命性];C定义为“影响方式”。从“挨”字句的各类格式中,我们可以确定“挨”字的词性,即具有自身特点的动词。第三部分,C的语义特征。通过对C成分的分析,我们发现进入“挨”字句的限制条件。C成分只能由三类词充当,即动词、名词、形容词。动词群的语义配价特征[+一价/二价性],语义情状特征[+动作性]、[十结果性],语义色彩特征[+损害性];名词群的语义配价特征[+二价性],语义情状特征[+影响性],语义色彩特征[+损害性];形容词群的语义配价特征[+一价性],语义情状特征[+致使性],语义色彩特征[+损害性]。它们的语义特征制约着“挨”字句的动元数量,其中工具和影响两个动元至少要有一个出现在句子中,否则句子不成立。第四部分,“挨”字句与其他遭受句及“被”字句的异同。通过与其他遭受句的对比,我们发现“挨”字句与其他遭受句一样具有被动义,然而它们仍各具特色。最大的区别在于语用上。“挨”字句只能表示被动遭受义,“受影响者”表现出地位低微的交际心理,而“受”等其他遭受句用法广泛。同时,我们还探讨了“挨”字句与“被”字句的异同,总结了两者能相互转换的条件,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首次较全面地考察了“挨”字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挨”字句的生成机制;(2)首次较系统地描写了“挨”字句的格式和句子成分的语义特征;(3)专门研究C成分的语义配价特征、语义情状特征和语义色彩特征,为能进入“挨”字句的成分提供了限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