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M对大鼠大脑皮质突触体钙离子含量及钙通道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amuraitru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具有效果确实、安全、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其麻醉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试验以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内第二信使钙离子为切入点,研究小型猪复合麻醉剂的中枢作用机制。应用钙离子荧光探针技术,采用钙通道阻断剂分别对N-型、P/Q-型及L-型钙通道进行阻断,研究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对大脑皮质突触体钙离子动力学及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分析小型猪复合麻醉剂与钙离子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小型猪复合麻醉剂的中枢胞内信使的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大脑突触体悬液,经过突触体鉴定及含量测定后,分别加入高、中、低三个浓度梯度的噻拉嗪、替来他明及XFM合剂作用后,加入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进行负载,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及其主要组分单剂对大脑皮质突触体钙离子动力学的影响;向制备的突触体悬液中分别加入Nifedipine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ω-conotoxin GVIA阻断N-型钙离子通道、ω-agatoxin IVA阻断P/Q-型钙离子通道后,分别测定噻拉嗪、替来他明、XFM合剂作用后的钙离子浓度,研究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及其主要组分单剂对大脑皮质突触体膜钙离子通道亚型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1.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及其主要组分单剂对大脑皮质突触体钙离子动力学的影响:噻拉嗪作用后促进了KCL刺激诱导大鼠大脑突触体钙离子内流,升高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60μM组和15μM组与KCL刺激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0μM组与KCL刺激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替来他明作用后促进了KCL刺激诱导大鼠大脑突触体钙离子内流,使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与KCL刺激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钙离子内流程度随着替来他明浓度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小型猪特异性麻醉剂XFM作用后与KCL刺激诱导组比较钙离子内流升高显著(P﹤0.05),钙离子内流程度与XFM浓度之间存在着剂量正相关性。2.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及其主要组分单剂对大脑皮质突触体膜钙离子通道亚型的作用:L-型钙离子通道、P/Q-型钙离子通道被阻断剂分别阻断下,噻拉嗪作用后突触内钙离子浓度与单纯噻拉嗪对照组比较降低极显著(P﹤0.01);而N-型钙离子通道被阻断剂后突触内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替来他明作用下引起L-型、P/Q-型钙离子通道阻断组突触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单纯替来他明对照组(P﹤0.01),N-型钙离子通道阻断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显著(P﹥0.05)。XFM合剂作用后使L-型离子通道阻断组突触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N-型钙离子通道被阻断剂后突触内钙离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显著(P﹤0.01)。综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噻啦嗪和替来他明作用于大脑皮质突触体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和P/Q-型钙离子通道,促进突触间隙钙离子内流,引起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升高。2.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主要作用于突触体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引起钙离子向突触体内流动,使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升高,P/Q-型钙离子通道起辅助作用,N-型钙离子通道在XFM作用下引起钙离子内流过程中无显著作用。3.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分别作用于大脑皮质突触体膜上的L-型钙离子通道和P/Q-型钙离子通道,促进了钙离子内流,引起突触体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促进了神经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产生了麻醉作用。
其他文献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新发病毒病,病鸭主要表现为高热、食欲下降、产蛋下降,严重可导致死亡,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研究利用前期分离鉴定得到的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致死率高的传染病。DHV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禽肝炎病毒属。该病在全世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