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豚鼠高脂血症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其脂代谢紊乱特征及相关分子机制,同时与大鼠模型进行比较,阐明豚鼠作为高脂血症和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优势所在。方法(1)豚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初步建立与研究:豚鼠模型1和模型2组分别给予0.05%和0.1%胆固醇饲料诱导4周,4周后取血取肝脏,测定不同诱导条件下血脂和肝脂变化,初步观察豚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形成情况。(2)豚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建立、机制研究及与大鼠模型的比较:豚鼠模型和大鼠模型1组均给予0.1%胆固醇饲料,大鼠模型2组给予1%胆固醇饲料,连续4周,于实验第3、4周分别取血取肝脏,动态观察血脂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CETP及LP(a)浓度,酶法测定肝脏ACAT以及CYP7A1活性变化,RT-PCR方法检测肝脏ACAT和CYP7A1mRNA表达变化。(3)豚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机制研究及与大鼠模型的比较:以1%胆固醇饲料同时诱导豚鼠和大鼠,于实验第6和第8周分两批处理动物(取血、肝脏及主动脉),比色法测定血清脂质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弓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CETP、LP(a)及Ox-LDL浓度,酶法检测肝脏ACAT活性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主动脉壁PCNA、CD36以及VCAM-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豚鼠对饲料中胆固醇极为敏感,在低胆固醇(0.05%)饲料诱导下,豚鼠模型组即可表现出明显高脂血症特征,同时根据胆固醇摄入量变化出现明显的剂量-高脂血症效应的依赖关系。胆固醇剂量由0.05%增加至0.1%时,与正常组比较,其血清TC分别升高1.96倍和3.18倍;LDL-C分别升高2.15倍和3.47倍。同时,两个模型组肝脏TC和T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高脂血症模型:以低含量胆固醇(0.1%)饲料诱导豚鼠3周,其模型组血清TC、LDL-C和TG分别较正常组升高4.04倍、3.75倍和1.24倍。表明已形成典型的高脂血症病变,并在诱导第4周进一步升高。在相同诱导条件下,大鼠血清TC、LDL-C、T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将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增加10倍(含1%胆固醇饲料),连续诱导大鼠3周后,血清TC和LDL-C分别升高1.24倍和1.54倍,第4周血清TC、LDL-C水平进一步升高,但升高幅度明显低于豚鼠低胆固醇(0.1%)模型组(P<0.05)。豚鼠模型组于实验4周后,血清CETP浓度和肝脏ACAT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P<0.01),肝脏CYP7A1活性无明显变化。大鼠模型1和2组肝脏CYP7A1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CETP浓度、肝脏ACAT活性及其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3)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1%胆固醇饲料诱导豚鼠6周,主动脉内膜-中膜明显增厚(表现为内皮细胞水肿、平滑肌细胞水肿及细胞增殖)、内膜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与聚集显著增多,形成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病变,同时,近50%动物动脉内膜表层进一步发展形成脂纹脂斑病变,镜下表现为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成堆,周边可见单核巨噬细胞,但病灶内未找到变性的胶原纤维帽,无明显组织细胞坏死,无钙化灶和出血灶,未见明显血栓形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脂纹脂斑期病变,实验第6、8周脂斑发生率分别为4/9和6/15。而相同诱导条件下大鼠动脉管壁未形成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病变,且模型组无一例主动脉出现脂纹脂斑。此外,于实验第6周和8周豚鼠血清脂质水平、CETP、LP(a)及Ox-LDL浓度,肝脏ACAT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主动脉壁PCNA、CD36及VCAM-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大鼠模型组于实验第6周和8周血清脂质水平明显升高,但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豚鼠;诱导6周时血清CETP、LP(a)及Ox-LDL浓度,肝脏ACAT活性均无明显改变,诱导8周血清CETP和Ox-LDL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豚鼠模型组;同时,其主动脉壁PCNA、CD36以及VCAM-1蛋白表达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豚鼠对胆固醇饲料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大鼠,给予较低含量胆固醇饲料诱导一定周期,豚鼠可形成典型的高脂血症,而大鼠在相同诱导条件下血脂升高不明显,增加胆固醇含量后可形成高脂血症模型,但血脂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同期豚鼠模型组。增加胆固醇含量和延长诱导时间,豚鼠模型组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而大鼠模型则未出现类似病变。其原因和机制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酶、蛋白、细胞因子和受体(包括CETP、CYP7A1、ACAT、LP(a)、Ox-LDL、PCNA、CD36、VCAM-1)等的动态变化有关,也是豚鼠和大鼠脂代谢变化过程有一定差异,且豚鼠作为高脂血症、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具备一定优势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