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报告文学产生并壮大于民族灾难之中,与国家命运的跌宕起伏融合为一体,“救国”也便成为报告文学不可推卸的使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除了英勇抗战的中国军队,呼吁人民奋起反抗的报告文学也成为了打击外来侵略者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前线还是大后方,国统区还是解放区,既方便快捷又直观反映现实的报告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抗战时期的中国大致分为敌占区、国统区和解放区,后来又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出现了租界“孤岛”。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各区域开始出现暂时的相对稳定态势。当然,不同地域之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区域的文化生态提供了不同的条件。其中,报告文学的创作与传播随之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形态。由于政治文化的限制和民族矛盾的深化,敌占区日伪当局对于出版物的限制极为严格,所以以纪实为主的报告文学发展得十分缓慢和艰难,难以形成独立的文派,抗战文学或者抵抗文学遭到严重的绞杀。国统区与解放区作为抗日战争的两大阵地,报告文学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十分令人瞩目,出现了许多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然而受政治倾向、创作目的、创作主体和创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报告文学的发展路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论文将对国统区和解放区有关抗战题材报告文学的发展、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多方面,运用对比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手段进行详细的比较论述。第一章是对报告文学的引入、发展进程、在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状况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国统区和解放区抗战时期报告文学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差异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从创作主体、思想意蕴、宣传目的、艺术价值、人性投影等不同角度对两个区域的报告文学特征的异同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即国统区拥有更专业的创作队伍,报告文学作品善于对现实进行犀利的批判与讽刺;而解放区则拥有广大的群众作为创作主体,报告文学作品则更倾向于赞扬与歌颂。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为轴线,介绍国统区与解放区报告文学步伐不一的文学化进程。第三章是文章的综论比较部分。讨论的不仅是国统区与解放区抗战题材报告文学本身,而是把报告文学放在抗战现实的领域内进行纵横交叉对比,探究报告文学在创作中暴露的缺陷。如受政治宣传目影响的创作倾向、战争二元对立意识、片面夸饰地还原战争现实问题。同时从历史与艺术不同的视角辩证地评价抗战时期报告文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