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尼迪政府时期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转折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肯尼迪采取各种措施以恢复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领导地位,将“全球主义”扩张政策推向了顶峰。此时不结盟运动也日益壮大,美国开始重视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第三世界与苏联展开争夺。而印度正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也是美国的主要争取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此时美印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分析肯尼迪政府的第三世界政策,进而理清肯尼迪外交政策的全貌。美国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始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艾森豪威尔认识到了印度在对抗共产主义方面的重要性,并初步确立了印度“亚洲民主橱窗”的地位,随着两国元首的互访,两国关系日益改善。肯尼迪上台后,主张第三世界已经成为民主制度和共产主义之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场,开始承认民族主义和中立主义。为了拉拢第三世界国家,肯尼迪把对外援助视为外交手段,着力扩大了“食品用于和平”计划,并且发动了和平队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南亚,肯尼迪试图改善与印度的关系,解决印巴两国之间长期的对抗局面,建立南亚对共产主义尤其是中国的共同防御。而且肯尼迪认为如果争取到印度的支持,美国就可以在第三世界极大地增强影响力,印度也被视为和中国道路竞争的试验场,肯尼迪希望帮助印度发展,以发挥其在第三世界中的示范作用。为了发展美印关系,肯尼迪派遣了许多官员前往印度,给予了印度大量的经济援助,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但是美印关系的发展受到了美国盟友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最终肯尼迪政府确立了既发展与印度的关系、又保持与巴基斯坦盟友关系的政策。中印边界冲突给了美国争取印度的好机会。起初美国并未十分重视此事,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政策。当冲突全面爆发后,美国开始向印度提供紧急军事援助,但是受制于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分离中苏的企图等因素,这种援助并未无限扩大。中国突然宣布停火也使美国刚刚制定的计划全部落空。中印边界冲突后,在加尔布雷思等人的力主下,美国并未放弃对印度的拉拢,但是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无论援助印度防空还是长期援助问题都像美国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