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修复是口腔修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体植入基骨后能够与之达到骨性结合,与周围骨组织形成一个功能整体~[1]。在功能状态下承受载荷时,种植体能将载荷传递和分布到周围骨组织内。这种载荷的传递和分布,一方面导致骨与种植体的移动、变形、甚至结构破坏等物理效应;另一方面还会引起骨生理代谢及骨改建等生理学效应~[2]。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种植体不但应该和骨组织达到骨性结合,而且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以长期维持骨性结合。较强的种植体-骨界面结合能力,可以避免种植体界面由于过大咬合力所引起的骨组织吸收。特别是在缺牙后,牙槽骨会不断地进行不可逆吸收使牙槽骨变低、变窄、骨质疏松,在有限的尺寸内设计出具有较大承载面积的种植体无疑可以大大提高种植的成功。本课题是新型种植体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本课题通过动物体内的种植体种植试验,观察新型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用推出实验(将种植体从骨组织中推出)对新型种植体骨结合力进行测试。通过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比较不同骨愈合期内,新型种植体与圆柱状种植体的种植体-骨结合力大小。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二种种植体-骨结合界面以及推出实验后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的微观形态。希望为新型种植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在各个骨愈合期内,新型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力均远大于圆柱状种植体(P<0.001),其差别具统计学意义。新型种植体在植入后1个月,骨结合力已达承受正常(牙合)力的水平。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新型种植体和圆柱状种植体的骨结合力随时间均逐渐增加。新型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力在前2个月增加非常迅速,第3个月稍慢。圆柱状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力随时间呈直线型增加。但总体上,新型种植体的骨结合力明显大于圆柱状种植体的骨结合力。3个月时,二种种植体与新骨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材料表面骨沉积成板层状。新型种植体的各个部位均与骨形成良好的接触。新骨已完全长入新型种植体的圆盘状结构中,基本没有间隙。对照组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也形成了良好的骨接触,基本没有间隙。新型种植体在推出实验后圆盘间的骨组织还大部分存在可以说明种植体与新骨的结合强度已经超过了新骨的整体强度。结论:新型种植体综合了圆柱状种植体和叶状种植体的特点,增加了种植体的表面积,特别是增加了种植体抗压力的面积。以此加强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增加种植体-骨结合力,使种植体骨结合强度提前达到了承受(牙合)力的水平。新型种植体特殊的设计,体部形态、圆盘状结构使其较圆柱状种植体有更大的骨结合力,更适用于牙槽骨严重吸收,剩余牙槽骨较低、较窄的病例,同时可以考虑即刻或早期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