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个人占有资源的激烈竞争和社会阶层间的频繁流动,在社会结构向现代化转变的同时,居民间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同差异也不断增大。合理的社会结构不仅能够保证社会竞争的公平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政府大力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了解现代化社会结构下不同居民群体间的社会地位认同差异是否会对其创业产生影响也将更具现实意义。而目前来说,主观认同上的差异是否会对居民创业选择造成显著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论证。基于此,在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和阐述创业和社会地位认同概念的前提下,本文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对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对创业选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首先构建因变量为居民是否从事创业活动以及核心解释变量为居民十年前自我社会地位认同水平的二元Probit模型,模型中同时控制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社会学特征、宏观经济特征以及地区特征等因素。其次,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家庭所在居/村委会内部其他居民阶层认同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构建IV_Probit模型进行解决。此外,本文分别通过变更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重新定义核心解释变量以及更换回归模型和排除极端值共四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探讨中,本文分别对创业类型、城乡地区以及体制内外做了异质性分析,对社会信任感、居民幸福感以及宗教参与度分别做了中介效应分析。最后,本文根据所得到的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意见以及研究展望。
研究表明:(1)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水平对其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地位认同感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2)在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后,计量结果仍然显著为正,结论依然成立;(3)在稳健性检验中,四种检验方法下给出的回归结果与之前结果均较为接近,稳健性检验通过;(4)异质性分析过程中同时发现,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感对创业选择影响程度在不同居民群体间也有所不同,相对于“机会型创业”、“城市地区居民”以及“体制内家庭”,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感对“生存型创业”、“农村地区居民”以及“体制外家庭”人群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更显著;(5)中介效应分析研究中发现居民的社会信任感以及自身幸福感在影响创业选择过程中均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而居民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繁程度却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
首先构建因变量为居民是否从事创业活动以及核心解释变量为居民十年前自我社会地位认同水平的二元Probit模型,模型中同时控制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社会学特征、宏观经济特征以及地区特征等因素。其次,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家庭所在居/村委会内部其他居民阶层认同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构建IV_Probit模型进行解决。此外,本文分别通过变更核心解释变量测量方法、重新定义核心解释变量以及更换回归模型和排除极端值共四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探讨中,本文分别对创业类型、城乡地区以及体制内外做了异质性分析,对社会信任感、居民幸福感以及宗教参与度分别做了中介效应分析。最后,本文根据所得到的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意见以及研究展望。
研究表明:(1)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水平对其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地位认同感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居民选择创业的概率;(2)在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后,计量结果仍然显著为正,结论依然成立;(3)在稳健性检验中,四种检验方法下给出的回归结果与之前结果均较为接近,稳健性检验通过;(4)异质性分析过程中同时发现,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感对创业选择影响程度在不同居民群体间也有所不同,相对于“机会型创业”、“城市地区居民”以及“体制内家庭”,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感对“生存型创业”、“农村地区居民”以及“体制外家庭”人群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更显著;(5)中介效应分析研究中发现居民的社会信任感以及自身幸福感在影响创业选择过程中均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而居民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繁程度却具有显著的遮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