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脚步,城镇化率的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挤入城市,导致城市资源紧张,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如交通堵塞、建设用地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城市的地质条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想正确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摆在首位的就是了解地下空间资源现状,进而对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文在北京市平原区永定河及潮白河冲洪积扇选取了4条典型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钻孔数据对地层岩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参考相关岩土勘察规范,将地层岩性概化为12类,利用地质建模软件以实现三维地质可视化。在充分对比分析各物理力学参数对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影响大小的前提下,同时借鉴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意见,在4条典型剖面现有的钻孔中遴选出7项物理力学参数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利用统计学计算方法对本次适宜性各评价指标实测值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值对后续评价分析的影响,为地下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撑。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和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两种评价方法,以筛选的6项物理力学参数及经概化后的岩性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的指标对4条典型剖面进行适宜性评价,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对比分析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选取最适合该研究区的评价方法。根据上述研究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可以很好地利用钻孔数据将地层岩性展布规律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有助于我们对一个地区的地层岩性分布、工程地质条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2)运用莱依达准则法、Grubbs准则法和Dixon准则法对作为本次适宜性评价指标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异常值检验,经数据计算验证,对于不同的样本容量应采取不同的异常值检验方法,才能保证准确无误的剔除异常值。(3)对比分析层次分析法+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和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两种评价方法对4条典型剖面的评价结果,结合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参考现有地下工程实际资料,发现粗糙集理论+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方法较另一种方法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更加符合现有地下工程在实际开挖施工过程中得出的实践经验,更加适合于北京市平原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