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析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观察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不同组合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筛选出基于以上不同因素水平的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化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计算机、手工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析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观察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不同组合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筛选出基于以上不同因素水平的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化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计算机、手工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三大数据库中所有公开发表的(截止到2020年4月15日)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的Excel数据库,分析总结取穴规律。2采用预先设计的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设计方案L8(27),将符合纳排标准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8组,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一致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治疗。治疗后分别记录各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NPQ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简称NPQ%量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1)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涉及腧穴32个,其中十四经穴30个,经外奇穴2个,应用总频次59次,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两个腧穴分别是后溪穴(12次)和中渚穴(9次)。(2)所选腧穴共涉及13条经脉,包括12条正经和1条奇经(督脉),其中手太阳小肠经(13%),手太阴肺经(13%)、手少阳三焦经(10%)、手阳明大肠经(10%)选用频率较高。(3)腧穴选用多以特定穴为主,使用频数达36个,其中以输穴使用频率最高(31%),其次是八脉交会穴(17%)。2临床试验(1)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周后,各组在VAS评分、NPQ%评分和20分法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VAS评分结果看,整个治疗过程中各因素影响的主次关系为:针刺时机>远端取穴>局部手法,针刺时机是影响疼痛强度的最显著因素,且小于4周的临床效果最佳。针刺远端取后溪穴,局部采用阻力针法,针刺时机<4周时,对改善疼痛强度效果最好。(3)从NPQ%评分结果看,针刺时机是影响NPQ%评分的最显著因素,小于4周优于4-12周。阻力针法在早期治疗中影响较大,治疗1周后远端取穴的影响大于局部手法。(4)从20分法结果看,影响20分法评分的最优组合为远端选取后溪穴,局部采用阻力针法,针刺时机<4周。从整体来看,局部手法对20分法评分的的影响最为显著,且阻力针法优于平补平泻法。结论1文献研究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采用循经取穴的原则,以特定穴为主,输穴为最,常使用的腧穴为后溪穴和中渚穴。2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化方案为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远端选取后溪穴或中渚穴,局部采用阻力针法,针刺时机在4周以内。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对当前针刀治疗KOA的临床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并利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总结出目前针刀治疗KOA的高频施术点组合及其配伍规律。2.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经由高频针刀施术点操作治疗K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通过网络检索近20年针刀治疗KOA的临床文献,对以针刀为主要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进行搜集整理。根据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将经过筛选后的相关文献进行建库归类,提取文献中的针刀
目的1.秉承传承经典、服务临床的宗旨,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模型为基础,探索与总结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可行性,试图对现代医家六经辨治此病的代表性观点提供客观与全面的解读。2.整理吴深涛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思想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深入挖掘导师的临证思想。并以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为基础,初步探索与总结中西汇通思想在此病此辨证法中的运用。方法1.以“六经”、“六经辨证”、“糖尿病”
目的观察针刺“四天穴”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评价“四天穴”在临床上治疗本病的优势之处。方法收集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门诊,符合纳排标准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本研究最终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72例,将这些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针刺四天穴组)和对照组(针刺基础方组)。对照组(针刺基础方组)选用太阳、头维、百会、风池、颈夹
小儿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疾病,病情迁延难愈,对患儿的生活与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以氟哌啶醇、泰必利等神精系统抑制剂为主,易造成患儿嗜睡,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进一步下降等副作用,还易造成锥体外系反应,加剧患儿的痛苦。张同园主任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积累了大量经验,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实际临床治疗,总结出了小儿抽动症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饮食不当跟情志因素引起
目的通过对比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应用常规针刺两种方法,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来评价灵龟八法的有效性。为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运用SPSS23.0使用随机法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30例,治疗组脱落1例,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探析上肢取穴、选经及处方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得针刺处方规律进行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针刺激发循经感传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试验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手工等方式检索、收集、筛选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目的通过对天津地区孕妇一般情况、孕前及孕期生活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患病情况、妊娠期用药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调查,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究妊娠期用药(包括中药及西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妊娠期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行政区划将天津市16个区划分为中心城区、郊区2个区域,采用抽签法从2个区域中各抽
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究温阳法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运用,以期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更多的临床方案及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根据纳入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脑卒中患者,共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
目的以子午流注学术理论为基础探究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过程中时间对于疗效的影响程度,对子午流注纳甲法与温通针法相配合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程度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提供一种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意义的治疗方法。方法共纳入64例中风后符合肩-手综合征Ⅰ期诊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前进行基本资料统计,保证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3例(脱落2例),对照组31例(脱落1例),脱落
目的通过对比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的术前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型变化情况,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行子宫切除术时是否切除卵巢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证候及中医证型变化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改善子宫切除术后机体状态、发挥中医药优势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于天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