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高运动从诞生之日起,如今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了,期间先后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5种姿势的大变革。背越式同其它姿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除了现如今的男女世界纪录均由背越式姿势保持外,背越式跳高的优势还表现在重心高度在横杆之下、更加有利于发挥速度的特点。跳高是一个将助跑水平加速度转化为垂直向上加速度的一项运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拍摄解析法、数据分析法、实验法等方法,针对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速度、个性化分析和运动员的培养阶段3个方面。同时针对跳高运动的训练理念的转变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跳高运动的发展趋势提供有力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背越式跳高同其它4种跳高姿势相比具有重心高度在横杆之下、更加有利于发挥速度的两大特点,优势明显,在今后的比赛中仍将继续沿用。2.助跑起跳阶段,小步幅、快频率的助跑方式有利于减少起跳的制动,提高了运动员助跑手摸高的成绩,对于跳高成绩的提升有明显的帮助作用。3.选材的重点应充分考虑“训练年龄”与“生物年龄”,将遗传因素的隐形因素与后天的显性因素综合考虑。在众多选材条件中应突出重点,而不求全才。4.从儿童到青少年,从一般训练阶段到提高成绩阶段,应以专项训练为主导,应采取循环渐进的训练模式,要合理把握运动员不同时期发展机会窗口对于成绩提升的重要作用。5.版块周期训练理论相比传统周期训练理论,集中3~4周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训练发展目标,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的训练方式对于跳高成绩的提升意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