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公共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我国的公共支出模式已经具备了公共财政的某些特征,本文旨在找出我国公共支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我国的公共支出模式。本文在借鉴了公共支出研究领域比较流行的两种研究方法和公共支出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78年到2005年的公共支出结构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分析和国际横向对比的方法,对我国的公共支出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支出范围分类过于笼统,导致有些支出的评价工作无法进行;第二,政府职能范围模糊,有些应该让位于市场的职能,政府并没有让位,占用了过多的政府资源,严重影响了政府其它职能的发挥;第三,经济建设支出比重过大且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比重较改革开放前已经下降了不少,但还是占用了较大的资源,且经济建设支出中竞争性和盈利性支出较大,基础设施支出却不足;第四,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我国对于社会文教支出的重视和扶持程度明显不够;第五,国防支出比重偏低,只有充足的国防支出才能保证国防事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第六,行政管理支出比重过大且膨胀过快,我国政府机构重叠现象严重,人员膨胀过快,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影响政府其他职能的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第一,细化支出分类,和国际接轨,能够更好的评估公共支出的效果;第二,明确政府职能范围,让政府能够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第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第四,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续力量做准备;第五,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构建可靠的社会安全网,缓解社会矛盾;第六,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和行政人员的膨胀,降低资源的占有量,减少资金的大量浪费,减轻政府的负担,促进政府更好的履行其他义务和其他职能的实现;第七,建立适合我国的绩效预算体系,可以有效的约束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资源,更好的实现政府的职能。
其他文献
由于外包理论尚不成熟,在对外包的就业和收入分配效应分析中各学者所持的观点分歧较多,而且都是从外包输出国的角度考虑。学术界对外包产生的原因以及外包导致的后果进行了深入
中国能源资源储量有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供需不平衡状况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对平衡国内能源供求缺口,满足能源消费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仍
县、乡政府作为我国政府的根基,其普遍而严重的财政困难已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政界和学术界都对此予以了高度关注。本文拟从财政分权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认
2007年以来,我国的CPI指数一直高位运行,通货膨胀开始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抑制通货膨胀也逐渐成为当前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因此研究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损失
儿童教育出版业在台湾经济起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台湾少子化现象已形成多年,对台湾儿童教育出版业的消费需求有着深刻的影响。教材使用人口的多寡,是教育出版业者的得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