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程。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从流行走向沉寂。这个过程中的复杂表现如何,因为何在,是本文试图揭示以及阐释的。八十年代是本文选取的研究时段,“新感性”是本文选取的研究角度。
八十年代是揭示马尔库塞思想接受历程与心态的最佳切入时段。因为这是一个马尔库塞的译著与关于马尔库塞的论文逐渐产生的时代,即马尔库塞的思想逐渐被翻译者与研究者吃透、理解与接受的过程。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八十年代初的异化问题讨论中,作为马克思异化概念最成功的解释者之一的马尔库塞的理论参与进来,成为当时人们的思想利器之一;第二,与之相关,在文革结束后的人道主义思想浪潮中,马尔库塞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成为人们学习与效仿的对象。当然,这个正向的接受过程是以一种反向的形态呈现的,即在不断批判、不断否定马尔库塞的过程中,走向了肯定他、甚至是崇拜他的地步。从八十年代初称其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到,八十年代末期称其为“二十世纪的思想库”,是一个明显的表现。
新感性是揭示马尔库塞思想中国历程的一个很好的角度.从马尔库塞理论本身的逻辑角度来看,他的“单向度的人”、“新工业社会”、“爱欲”、“理性”等概念,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否定性因素,是其所摧毁的旧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新感性一则是其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关键性因素。八十年代的中国,一方面需要清算过去,另一方面更需要面向未来。在这种情况下,“新感性”的新建力量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八十年代的美学热、李泽厚的“感性说”,以及刘小枫和赵越胜对于哲学、艺术在人生当中的推崇,无不或多或少地与“新感性”相关。
所以,以八十年代的新感性为考察对象,会发现这是一次典型的启蒙心态下完成的理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