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于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环境、伦理、社会公益等方面的责任的观念已经达成了共识。目前我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企业社会责任案件频频多发。相关制度与法律的不完善,监督主体的缺位,短期经济利益的刺激,致使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步履维艰。哪些外部力量可以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外部力量怎样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着重从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契合性出发,研究非营利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机制。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研究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非营利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中如何发挥其社会功能,既有助于深入认识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又有助于正确认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不仅可以很好地弥补市场失灵,也可以适当弥补政府机制的缺失。在公民社会背景下,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不仅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互补性。从非营利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内在机制看,非营利组织不仅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代理机构、监督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与推行机构、环境创造机构,而且还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合作机构。而这五个方面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层级逐级加深又相互包含。按实施的时期来看,可分为事后修补,事中监督和事前引导三个阶段。伴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企业也开始承担了扶贫、救灾、捐赠等社会责任,两者之间产生了许多联动效应。但当前非营利组织推动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依然淡薄,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互动仍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非营利组织运作能力较低和企业家的整体素质不高等。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生成的内在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加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企业的互动合作,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完善非营利组织对企业的监督机制及合作机制,加强对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引导;增强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品牌项目运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