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震高发性国家,2008年四川汶川县的特大地震发生时校舍倒塌数量巨大,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严重。汶川的惨痛代价再次表明了我国抗震防灾工作的艰巨性,并引发了对中小学面对地震等灾害时安全性的关注。如何提高学校建筑在地震时的安全性以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制定了详细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作为灾后学校重建、修复工作的指南及标准,明确了学校的选址、规划、建设等方针,但对于具体设计方法还需要在更为系统的分析总结基础上予以优化,对于其中某些学校设计要点也需要更为详细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以中小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中小学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确立、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计算等方面入手,试图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安全性设计策略。 论文通过层次分类分析法和德尔菲法,首次构建了包含3个准则层、10个子准则层和25个指标项的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指标集;首次将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到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中,并确定了筛选出的25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使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更加客观、严谨;建立了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应用流程,并将构建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在张家湾中学中进行实例应用。 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是论文的核心。论文按以下层次展开。在明确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内容及构建过程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层次分类分析法对选中的22个文献样本进行分析整理,得出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指标集。利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筛选,同时对每项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并确定指标数据获取的方法,构建出包含3个准则层、10个子准则层和25个指标项的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得出40份指标专家组合权重,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各项指标的最终权重,同时对各层级的指标权重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完成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最后建立了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基本应用流程,并将评价体系在张家湾中学实例中加以应用。采用文献资料整理、现场调查和游人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张家湾中学安全性评价指标项的原始数据,计算出各层级因素的评价值,得出张家湾中学综合评分表,用于中小学同一层级因素的相互比较,也可用于与其他中小学相关因素的相互比较;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并对评价各个指标提出针对性设计策略。 综上,针对我国中小学规划和建设快速发展,地震灾害的频发,而没有成熟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现状,论文尝试构建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体系并加以应用。该研究建立了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的理论、方法与程序,并在张家湾中学评价中进行了应用,丰富了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理论,弥补了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性评价方法上的不足,为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安全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可为中小学安全性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更新、改造的科学性,促进中小学抗震安全各个层面协调发展,对今后的针对地震灾害的中小学规划建设、更新改造和后期维护等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