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不平等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引起了相关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央一号文件”连续8年聚焦“三农”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有学者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只能依靠劳动力流动。事实上,无论是古典经济学家,还是新古典经济学家,普遍承认劳动力流动具有增加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的普遍形式是从农业流向非农行业、从农村流向城市。2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仅劳动力外出打工就增长了70倍,其中还不包括计划的户籍迁移和改变身份的长期迁移。理论上讲,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城乡收入应当趋于收敛。然而,1985年后,当劳动力在乡-城间流动成为主流时,城乡收入差距反而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是否意味着在我国劳动力流动不具有“收敛要素价格”的功能?劳动力市场不能起到调节作用?有学者注意到,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根据现行的统计制度,转变身份居民被统计在城镇居民中,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和财富水平,此时,人口分组已然变化,这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将转变身份居民归于原组,重新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依据劳动力市场调节收入的前提,通过测算城乡劳动收入差距,衡量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继而利用影响因素分析探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并引入“收敛性”分析判断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走向。通过以上研究,有利于合理判断城乡收入差距的水平及变化趋势,并客观评价劳动力流动“收入均等化”的功能,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通过控制人口分组不变,重新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发现,如果考虑到1985年后大量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统计数据所示那么大,且未必持续扩大。这也表明,劳动力流动收敛城乡收入的作用可能被居民身份转变所掩盖。劳动力流动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只能调节劳动收入,然而,城乡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逐步加深,也会掩盖劳动力流动的贡献。研究内容二:基于劳动力市场调节收入的前提,只考虑劳动收入,通过人口负担率这一指标统一城乡口径,同时剔除“非市场化”劳动力,测算出城乡劳均劳动收入差距,发现这一指标出现波动缩小的态势,扩大的时期也与人为限制劳动力流动有关。充分说明劳动力市场的确发挥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功能。当然,其调节对象只针对城乡劳均劳动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还受到城乡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影响,导致城乡劳动收入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向未必相同;劳动力流动通过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化可能会抵消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从而使城乡收入不能表现出收敛的趋势,需求的变化与城镇地区非农产业的增长、投资的增加有关;目前,受到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的限制,适宜进行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减少,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将受到制约。研究内容三:在劳动力流动发挥收敛城乡收入作用的同时,其他因素可能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面作用。本部分利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居民身份转变扩大了现行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将劳动力流动分离开,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面作用,但在最近的一个时期逐渐减弱;与经济增长相关因素中,投资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因为非农产业投资增加的速度远高于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农业投资则存在对劳动的替代,经济开放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由于省际开放不平衡,缩小作用受到限制;财政支出政策、科教文卫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些应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并没有发挥效用,源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带有明显的城市倾向;所有制结构能够调节收入分配,但由于制约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政策依然存在,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真正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反映在统计结果上即为缩小了原有分组的城乡收入差距,但扩大了现行统计值;教育对分组不变的城乡收入分配产生缩小作用,但长远而言,对农村居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必须要考虑需求规模,当投资超过需求规模时,人力资本报酬率会下降,最终可能出现少数居民受益,多数居民不受益甚至受损的情况,从而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内容四: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分析可以看出长期发展趋势,控制人口分组不变后,不同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逐渐趋同,三大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下降最快的是中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最慢,并且,城乡劳动收入差距趋同的速度更快。进一步表明,劳动力流动能够收敛城乡收入,且随着流动规模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下降的趋势放缓。三大地区适宜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从东到西,依次递增,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未来城乡收入差距的下降的速度应当出现东部→中部→西部递增的现象,最终在地区间收敛。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壁垒;(2)消除城市公共产品的歧视性,将流动人口纳入服务范围;(3)加强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实施合理再分配政策;(4)建立更加公平的税收制度,通过二次分配调节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