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期选择是指个体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的各种判断和选择。亚当斯密指出跨期选择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财富与整体幸福感,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的程度。跨期选择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与当前或近期的获益(或损失)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获益(或损失)更小的权重,这一现象叫做延迟折扣。目前,在延迟折扣领域,研究者已经展开了大量现象学、认知计算以及神经基础的研究。Peters(2011)在Trends in cognition science指出,未来应该从状态性因素和特质性因素角度对延迟折扣展开大量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将从决策主体的状态性(贫、富状态)和特质性因素(自控能力)对延迟折扣的认知神经机制展开研究。研究一通过贫穷与富有线索外显启动(实验a)、内隐启动(实验b),以及操纵暂时情景的贫富状态(实验c),考察贫、富状态对延迟折扣影响的认知机制。研究一结果显示:(1)通过贫穷线索与富有线索的外显启动(实验A)和内隐启动(实验B),与启动前相比,当个体在贫穷线索启动后,他们选择立即奖赏的比例增加,结果差异显著;而当个体在富有线索启动后,与启动前相比,个体选择立即奖赏的比例减少,但是结果差异不显著。(2)操纵暂时性真实贫穷与富有状态的改变(实验C),结果显示,与富有状态相比,暂时的贫穷状态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小的、立即的奖赏。正负情绪问卷(PANAS)显示,研究一的操纵没有造成被试情绪的改变,这说明并不是由于情绪的改变导致了个体的选择偏好的变化。研究一结果整体表明贫穷的状态可以影响个体延迟折扣率的改变,诱导个体选择立即奖赏。研究二则设计了一个“自主选择与跟随选择”的新颖的实验任务,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l)技术,研究了在跨期选择中自控加工的神经机制;这个实验任务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或者跟随计算机的指示进行选择,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方式的对比有效地研究了跨期选择的两个阶段:评估阶段和选择阶段,进而对跨期选择的评估加工过程和自控加工过程进行了分离。研究二结果表明:跨期选择中有两个加工阶段,评估阶段和选择阶段两个阶段能够较好/良好的分离。主观价值评估可能发生在评估阶段,而自控加工可能发生在选择阶段。其中,主观价值评估过程中激活的脑区有腹侧纹状体(VStr),内侧前额叶(vmPFC),后扣带回(PCC)等区域;自控加工过程激活的脑区主要有外侧前额叶(DLPFC),额下回(IFG)等区域。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背外侧前额叶(DLPFC)(?)额下回(IFG)的激活强度与被试的延迟折扣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能够降低个体的延迟折扣率通过研究一与研究二的结果,我们认为:(1)贫穷的线索可能诱导个体及时满足,原因可能是贫穷线索能使个体感受到了贫穷的状态,例如,资源的短缺,选择立即奖赏可能来源与一种对贫穷状态矫正的欲望;从生命历史策略的观点来说,贫穷线索的短暂的启动可能通过转换个体的生命历史策略进而能够影响个体的经济决策。为了适应危险的环境,穷人需要选择立即奖赏来满足当前的需要。(2)双加工模型和单加工模型都认为:个体跨期选择的结果来自于对跨期选项价值的评估比较,而不受其它的选择加工进程,例如,自控的影响。但是研究二的结果说明了跨期选择可能有两个加工阶段:评估阶段和选择阶段,其中,在评估阶段,价值评估网络可能得到激活,而在选择阶段,自控网络可能得到激活。研究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自控加工可能在跨期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整合了跨期选择中不同神经解释的理论。将来的研究需要从状态性因素与特质性因素两个角度对跨期选择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研究。首先,经济状况、情绪状态、生理需求等状态性因素对跨期选择可能有影响,将来可能通过行为研究和认知神经技术对状态性因素对跨期选择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特质性因素可能有价值评估能力,冲动与控制能力,时间感知能力,情景预期能力等因素。在将来的研究中,从特质性因素这个角度出发,重点考察这些特质性因素对于跨期选择作用的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