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赖特性道德心理进化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性道德主要是指人们在两性关系上所持有的道德观念和态度,也涉及家庭伦理和代际伦理等话题。性道德包括人类性道德心理、性道德行为和性道德规范。罗伯特·赖特主要研究的是性道德心理和与之相应的性道德规范;威尔逊、道金斯等人也研究人类的性问题,但主要侧重于研究人类性道德行为。在罗伯特·赖特的代表作《性·演化·达尔文——人是道德的动物?》中他把自己的理论叫做进化心理学,所谓进化心理学,其实就是运用进化论来考察人类心理的进化,其中包括对性心理之进化的考察。而性道德心理,又可以说是性心理的一部分,所以他的进化心理学作为心理进化论包括了性道德心理进化论。本文第一章讲述赖特的进化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指明赖特的进化心理学如何由社会生物学发展转变而来,进而论述性道德心理学在进化心理学中的重要位置。他的进化心理学实质观点是社会生物学的;赖特作为一个社会生物学家,毕竟跟威尔逊和道金斯等人的研究多少有些区别,有其特点;他的进化心理学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性道德心理进化论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第二章着重考察赖特究竟是如何描述和分析、解释性道德心理的,以及这些心理同人类文化中流行的性道德规范的关联。首先我们试图对赖特的性道德心理进化论作出界定,然后我们试图把握赖特对男女性道德心理是如何进行归类的;再次我们试图研究赖特是如何具体描述男女不同的性道德心理的;接着重点是要弄清楚赖特是如何来解释男女之间不同的性道德心理差异的。赖特所运用的原理,尤其父母投资理论,特里弗斯等人早就提出并论证的,不是他的原创。他的思想主要是对这些原理的一种运用,一种在心理学层次上的运用。他的性道德心理,也被作了一种生物学的说明。而所谓生物学,说到底就是自然选择论。但是他所采纳的自然选择论不是经典的达尔文本人所阐释的那种进化论,而是建立在现代遗传学基础上的综合进化论,尤其是社会生物学家所突出的那种基因选择论,即把基因当作了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最后探讨赖特的性道德心理进化论是不是也包含着价值评价或规范的成分。本文第三章重点描述赖特性道德进化论在达尔文身上的应用。赖特认为以达尔文本人为例解释进化心理学(包括性道德心理进化论)的原则是最恰当不过的。他逐一考察达尔文对婚姻的看法、对妻子艾玛的选择、与艾玛的婚姻生活以及达尔文与子女的关系,以此验证了他性道德进化论的现实可行性。本文最后一章主要是对赖特的性道德心理作出评价。作为一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赖特的观点逐步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重视,本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其观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其他文献
内蒙某铜锌矿为岩浆热液矿床,矿石的工业类型分为三种,锌矿、锌铜矿及铜矿,以锌矿石为主。开采中产出品位较低的矿石,需将此部分矿石富集后进入选矿系统。将原矿破碎后,采用X
G.E.摩尔是20世纪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人物,他的元伦理直觉主义把伦理学研究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视域,把现代西方伦理学带入了元伦理学时代。元伦理直觉主
什么是公共伦理和私人伦理?公共伦理与私人伦理是怎样的关系?这是当前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以公共伦理及私人伦理的基本涵义作为切入点,深层解析二者的特点、调节对象以
本文以《唐代孝道研究》为题,阐释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确立和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唐初、武则天时期、唐玄宗时期孝道思想的内容及特征,试图揭示孝道思想在儒、释、道思想背景下
秦汉时期是人们家庭观的重要转型期,家庭伦理观念中的原始成份逐渐被淡化,由原始的遗留模式经过百家争鸣时期家庭观的多样性,最终向以儒家之“礼”为基础的整合模式发展,奠定了中
国内外关于权力与道德行为的研究都是在探讨权力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却从未探讨过不同权力的个体在做出道德行为之后的后续道德行为是否存在差异,也即权力对道德行为的前后一致
人类自进入现代之后,尤其当今时代,面临日益严重的价值危机,尤其表现在伦理价值观方面,人类价值观的根基问题由此凸显出来。从唯物史观可知,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
兴起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性革命、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潮,尝试婚姻(试婚)、模拟婚姻、同居不婚等日益盛行。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双重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婚姻
目的:通过观察周翠英教授经验方脊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慢性活动期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思路。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经济增长为唯一追求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活动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改善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