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肠吻合口创伤愈合的实验观察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胰肠吻合口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为胰肠吻合术式的改进和胰瘘发生机制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5只家猪均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术后观察一般情况;分别在术后第3、7d检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量;分别在术后第3、7、14、30d完整切下吻合处标本做病理检查。 结果(1)一般情况:实验期间无死亡。(2)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定量:本组5例术后第3天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第7天4例在正常范围内,1例为3217IU/L,明显高于正常。(3)组织病理学:吻合口为瘢痕愈合,瘢痕厚,早期组织坏死脱落明显,炎性细胞侵润和成纤维细胞较少,7~14天炎性细胞明显增加,晚期仍存在;胰腺断面坏死及炎性渗出严重,慢性炎性反应持续存在,14~30天逐渐由黏膜上皮覆盖。 结论 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后胰肠吻合口愈合缓慢,炎症反应贯穿全过程,符合二期愈合。肠液的刺激作用和胰腺与空肠为不同的组织是影响胰肠吻合口愈合的两个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至青霉素致痫鼠海马内的存活、迁移及其对癫痫引起的细胞凋亡的
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绝大多数心脏血管疾病的最后转归,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及转归已成为当今医
研究目的:目前,现有的研究文献对于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后,患肾的分肾功能是否恢复以及哪些因素影响术后分肾功能的提高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
目的:光学断层扫描仪(Optiealeohereneetomography,OCT)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及拱高的变化与眼压的相关性。  方法:对30例(60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