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是蔷薇科草莓属的二倍体野生种,因其具有基因组小、植株矮小、生长周期短、日中性开花、易进行遗传转化等多种优势,已逐渐成为八倍体栽培草莓的模式植物。又因蔷薇科植物具有相似的花结构,森林草莓也成为了研究其他蔷薇科植物花发育的良好模型。花果发育与果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对其调控机制知之甚少。通过突变体克隆和发掘基因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经典方法,也是寻找
【基金项目】
: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098,3177227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MCB0923913); 华中农业大学科学与技术启动资金(2014RC005,2014RC017); 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2662015BQ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是蔷薇科草莓属的二倍体野生种,因其具有基因组小、植株矮小、生长周期短、日中性开花、易进行遗传转化等多种优势,已逐渐成为八倍体栽培草莓的模式植物。又因蔷薇科植物具有相似的花结构,森林草莓也成为了研究其他蔷薇科植物花发育的良好模型。花果发育与果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对其调控机制知之甚少。通过突变体克隆和发掘基因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经典方法,也是寻找花果发育关键基因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野生型森林草莓Yellow Wonder 5AF7(YW5AF7)及EMS诱导的叶片和心皮异常发育突变体p3为主要材料,通过表型鉴定、遗传分析、致突变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筛选和分析下游靶基因等方法探究该基因在森林草莓叶片和心皮发育中的重要功能,为进一步解析森林草莓叶片和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野生型YW5AF7相比,p3突变体具有多种表型,包括部分叶片小叶明显分离、叶缘锯齿加深且皱缩、萼片和花瓣边缘产生锯齿或缺刻、雄蕊数量减少到一半左右、超过50%的心皮具有2-3个畸形花柱、几乎不能正常授粉受精以及花托不能正常膨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花发育到第11时期时即出现额外的花柱组织。2.遗传学分析发现p3的异常表型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导致,并可稳定遗传。我们对回交F2群体进行分组和混池基因组重测序,发现候选基因编码miR164,其成熟序列第19位碱基发生G到A的突变,暂将此基因命名为FveMIR164A。对来自F2群体的68株突变体进行单株Sanger测序,发现目标SNP均为纯合。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位点在39种植物的131条miR164序列中非常保守。3.为了验证突变位点的重要性,我们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的超表达载体35S::FveMIR164A和35S::FveMIR164Am,并分别转入野生型拟南芥(Col)中。结果显示,35S::FveMIR164A能导致拟南芥子叶和莲座叶发生融合、叶缘锯齿消失和无法结籽等多种表型;但35S::FveMIR164Am未引起显著变化。将35S::FveMIR164A稳定转入森林草莓p3突变体中,阳性转基因苗同样出现叶缘锯齿消失和小叶融合的表型,该叶片表型与p3完全相反;因其还未开花,暂无法观察花器官表型。遗传学实验表明突变体p3的致突变基因即为FveMIR164A。4.预测FvemiR164A有6个靶基因,分别编码了不同的NAC转录因子,靶位点位于编码区。qPCR分析表明,各靶基因在p3突变体的幼嫩叶片和发育早期的心皮中均较YW5AF7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利用已有的一个靶基因EMS突变体fvecuc2构建双突变体fvemir164afvecuc2,观察发现双突变植株叶片和心皮形态结构均与fvecuc2一致,说明FveCUC2是介导FvemiR164A调控森林草莓叶片和心皮发育的关键靶基因。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中国作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以城市化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格外重视随之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态质量,是兼顾城市发展与环境效应的有效措施。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不同园林植被的研究能够提升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园林植被建设的有效性。目前以关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有关园林绿化植被的蒸腾耗水以及生态效益的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加剧,地表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过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巨大的水量交换,因此,地表水的严重污染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地下水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从而对整个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地下水是世界上重要的淡水资源,特别是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其水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富营养化湖泊中含有的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用水效率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科学地进行区域用水效率评估和水资源配置研究有利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区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为纽带,联系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构建区域水资源利用生态经济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部门进行能量分析;对用水效率的概念进行界
有机氯农药和无机重金属农药曾广泛应用于我国农田,农药长期残留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土。这类污染土的渗透特性对农田耕土水分运移和污染质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业生产和农药污染土综合治理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硫酸铜(CuSO4)污染土和三氯乙酸(TCA)污染土为研究对象,对长期残留农药污染土的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接着以农药渗流的污染土柱为研究对象,研究渗流行为对黄土渗透特性的影响。最后从元素、浊度、矿
大部分的陆地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丛枝菌根能够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柑橘根毛稀少,需要依赖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互惠共生体来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因此研究柑橘菌根共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关于柑橘丛枝菌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方面,分子水平的研究甚少。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一些miRNA可能参与了柑橘丛枝菌根共生过程的调控,但其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一方
樱桃番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型蔬菜,因其果实小,色泽鲜亮,风味佳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樱桃番茄有红、粉、黄、紫、绿等多种颜色,扁圆、圆形、长圆、桃形等多种果形,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人们对樱桃番茄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本研究利用番茄课题组现有育种材料,通过调查樱桃番茄植物学性状、花序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口感测评,结合分子标记鉴定技
番茄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广,面积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大果番茄中,粉果番茄的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粉果番茄育种起步早,但种质材料并没有红果番茄丰富,存在耐贮运、耐裂性和抗病性差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量、品质、抗病性和耐贮运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市场的需求,培育出高产、优质和抗病性强的粉果番茄品种十分必要。本试验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技术,经过田
土壤分离作为土壤侵蚀的初始过程,其发展过程受制于土壤抗剪强度与水流强度的非协调机制影响,虽有不少成果面世,但其力学机制仍尚不明确,且对于季节性冻融作用涉及较少。为此,本研究以东北地区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冻融模拟、水力冲刷剥离与土壤力学性能试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壤分离能力与水流强度及土壤质地的耦合关系,构建非冻融条件下的土壤分离能力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
随着我国番茄品种种植结构的变化,市场对红果番茄品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需要选育聚合多种抗病性和商品性优良的红果番茄品种以满足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分子标记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为番茄育种工作带来了便利。本试验结合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番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的选育。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性状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筛选出配合力好的自交系和优良的番茄杂交组合,为选育聚合多种抗病性、产量高、品质好、长势强等
竖井旋流泄洪洞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型高效消能工,利用水流在洞内旋转进行消能与防蚀,从生态友好理念上有效实现了工程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由于各竖井旋流泄洪洞工程特点不同,部分体型结构较为复杂,有些体型设计还尚处于探索阶段,内部会产生复杂的水力特性,因此本文依托于贵州某水库竖井旋流泄洪洞水工模型试验,对该竖井旋流泄洪洞体型调整及相应水动力学特性作深入的研究,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协助获得各水力要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