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国家发展的根本在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却在教师。如何培养专业化教师是一个值得中外教育界研究的课题。专业化教师的培养依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强调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职前教育是基础,是培养专业化教师的第一阶段,是师资水平提高的关键期,而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直接影响专业化教师的培养效果。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师资水平严重影响小学的教育质量。想要提高教育质量,必要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切教育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关注力度,使它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现行课程效果。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三类组成,其中有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种修读形式,通过学分和学时所占比例体现;课程内容为任课教师教授各个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等;现行课程效果从A校相关教师和新入职教师角度研究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看其是否科学、合理。无论哪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小学教师职前教育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教育质量水平的下降。2011年10月,我国教育部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此推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它不仅是为了规范和引导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与教学,更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文献法、访谈调查法和实物研究法对某市具有典型特色的A校进行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研究,为促进我国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依据。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缘起,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界定课程、课程设置、教师职前教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和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等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第四部分,阐述A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对A校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进行讨论。第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