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粉(inulin)是由D-呋喃果糖以β(2→1)糖苷键末端连接一个葡萄糖残基形成的多聚糖,是一种不能被肠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有促进肠道细菌的生长、降低血糖浓度、促进矿物质吸收等功能。近年来,菊粉的研究已相当广泛,本论文以山西省汾阳市菊芋块茎为原料,对菊芋块茎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得到菊芋粉,然后对菊芋粉中菊粉的提取、纯化、分离等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不同聚合度的菊粉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以菊芋粉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因子筛选试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及响应曲面分析法对菊粉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加酶量、温度、时间为最佳菊粉提取的显著因素,即在超声功率为24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1.0℃、m(果胶酶):m(纤维素酶)=1:4时,加酶量120gg/g样品、超声时间25.0min,在此条件下,菊粉得率为72.2%。2、采用树脂法对所制得的菊粉粗提液进行脱色和脱蛋白研究,通过静态吸附筛选试验和动态吸附筛选试验选对七种不同的树脂进行筛选,最终得出最佳纯化工艺为m(D280):m(D151)=2:1, pH=6.5,流速为3.19mL/min,收集液体积为28.3mL/(g树脂)时,粗提液的脱色率、脱蛋白率、菊粉保留率分别为90.1%、88.9%、96.8%。因此,在菊粉的纯化过程中,选择动态串联树脂对菊粉粗提液进行脱色、脱蛋白研究。3、利用超滤法对菊粉进行分离,得到在10KDa、5KDa、4KDa、1KDa超滤膜下的最佳操作压力分别为0.1MPa、0.14MPa、0.16MPa、0.16MPa,且分子量在4KDa-5KDa范围的菊粉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较高的清除率,且抗氧化活性值(AOV)最高,还原能力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