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及电解质分析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监测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67例,分为治愈组(n=45)和死亡组(n-22),收集发病48小时内的动脉血气分析,酸碱紊乱类型、氧合指数、电解质变化等资料。   结果:   ①酸碱失衡类型:单纯酸碱紊乱24例,二重酸碱紊乱35例,三重酸碱紊乱8例。   ②死亡组的氧合指数、Pa02及HCO3-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pH两组无显著差别。   ③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钙为主,死亡组血钙明显低于治愈组(P<0.05)。   结论:   通过分析6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的血气及电解质变化,计算氧合指数和分析酸碱失衡类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正确分析、判断酸碱失衡类型是正确治疗和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1]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是集人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