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点均放在物理知识点的取舍上,注重的是物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虽然我们也强调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最后,我们的教学除了在知识点增删上的变化外,并无实质性的改观。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改革是整个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教学中,有什么样的评价内容,被评价对象就会注重哪个方面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被评价对象就会向什么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评什么、怎样评,将有力地引导和支配着师生教学的方向。可见,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改革对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不言而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正式起步,至今已有几年的时间。那么,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在实验区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落实的情况如何呢?评价对促进学生的物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与非实验区学生比较情况又如何呢?评价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新的评价标准在实施中有什么困难?评价体系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显然,这是一系列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值得探索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等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理论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对江苏无锡地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现状作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物理实验技能评价的设想,并最终给出若干初中学生物理学习评价的建议。 论文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对评价的一般理论(包括评价的界定、初中生物理学习评价的理论依据、物理学特点、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及其评价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与探讨。 其次,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江苏省部分地区中学物理教学中现行的有关学生评价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学生物理实验技能方面的评价进行了具体调查,借鉴国内外有关学生评价研究的成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在新课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