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其模式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包括七大要素:生态持续、经济发展、清洁生产、社会进步、代际公平、国际协调和文化重塑。因此,竞技体育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在筹划如何夺取金牌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体育发展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地域条件等因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内蒙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体制三个大方面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2.运动员的选材;3.训练现状;4.学训矛盾;5.运动员的目标定位;6.当前的竞赛管理制度;7.训练后勤保障制度;8.运动项目的分布;9.教练员的来源;10.教练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11.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及进修情况;12.教练员的工资待遇;13.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情况;14.经费来源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运动员的学与训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退役后的低能弱势,加之运动项目的分布普遍不具夺冠的优势,淘汰率高,导致家庭和社会对竞技体育的不支持,从而引发了我区一、二、三线运动员梯队人数比例不合理,且各梯队运动员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等现象。而教练员又由于岗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少,对训练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使其在对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选材主观化、训练单一化;另外,教练员的工资待遇与他们平时的付出不成正比,也使部分教练员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就现实情况来看,内蒙古自治区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经费本来就不足,加上经费来源途径单一,出现了科学技术含量低、科研水平落后、后勤保障体系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针对以上这些现状,对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1.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个人、家庭投资,走社会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3.科学布局,利用优势,突出重点,适时调整项目设置;4.建立层层衔接的后备人才管理体系,发挥系统最佳效能;5.充实基础,搞好衔接,加强后备力量培养;6.增加智力投资,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后备人才的成才率;7.发挥竞赛杠杆的作用,促进后备人才训练的积极性;8.以奖为主,激发后备力量,发挥最大潜力;9.挖掘地方潜力,发挥体教结合的优势,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路子;10.切实加强中小学体育,以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