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旋阻挫材料由于其存在丰富的磁性和量子相变现象,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阻挫的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几何阻挫,它是由于晶格的对称性,体系内磁相互作用不能被同时满足处于能量最小的状态,导致了基态的宏观简并和自旋涨落。其中烧绿石结构材料就是一种典型的三维自旋阻挫材料。这类材料低温下存在许多新奇的磁性质,如自旋液体、自旋冰等。针对这些材料,通过化学掺杂和元素替代可以引起多种量子态之间的竞争和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旋阻挫材料由于其存在丰富的磁性和量子相变现象,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阻挫的一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几何阻挫,它是由于晶格的对称性,体系内磁相互作用不能被同时满足处于能量最小的状态,导致了基态的宏观简并和自旋涨落。其中烧绿石结构材料就是一种典型的三维自旋阻挫材料。这类材料低温下存在许多新奇的磁性质,如自旋液体、自旋冰等。针对这些材料,通过化学掺杂和元素替代可以引起多种量子态之间的竞争和转变,从而导致一些特殊的磁性。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元素替换和掺杂生长出R2AlSbO7(R=Er,Yb)和Tb2Ti2-xZrxO7单晶材料,并测量了它们的低温磁性和热输运性质,来研究它们的晶体场以及基态性质,为我们更加深入理解烧绿石材料的基态特征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我们还研究了一维Ising链材料Ca3Co2O6的低温热输运性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几何阻挫和烧绿石材料的基本性质。然后,介绍了 XY型烧绿石材料R2B2O7(B=Ge,Ti,Sn)的实验研究进展,以及无序对XY型烧绿石材料基态性质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最后,概述了近几年Tb2Ti2O7基态性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稀土化合物Er2AlSbO7的单晶生长和低温物性,其中A13+和Sb5+占据相同位置并形成随机分布。通过测量低温磁化率、比热以及热导率性质来研究体系的磁性质。Er2AlSbO7与R2B2O7(B=Ge,Ti,Sn)磁有序材料不同,在低温0.37 K以下发生了自旋冻结转变,这主要是由于体系中的结构无序造成的。在交流磁化率实验中,峰值位置与频率的依赖关系表现出团簇自旋玻璃特征。此外,热导率与温度和磁场的依赖关系表明体系中存在较强的自旋涨落,这可能是由于相竞争所导致的。第三章介绍了 Yb2AlSbO7单晶的低温磁性和比热性质,从低温磁化率得到其居里—外斯温度为负值,说明低温下表现出净的反铁磁交换作用,这和其他Yb2B2O7材料的结果不同。此外,低温比热结果表明Yb2AlSbO7在低温0.4K都没有出现磁转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其基态性质。第四章介绍了 Tb2Ti2-xZrxO7单晶的低温比热和热输运实验结果。我们定量分析了比热结果,发现在Tb2Ti2xZrxO7中出现能级不均匀分布行为,这可能是由于掺杂引入的无序造成的。Tb2Ti2-xZrxO7单晶的热导率结果没有出现声子峰,并且在低温下表现出极低的热导率行为,可能是磁弹激发对声子的强烈散射造成的。热导率随磁场的依赖关系表现出复杂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第五章介绍了一种典型的一维Ising链材料Ca3Co2O6的低温热输运性质。我们用德拜模型拟合了零场热导率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只表现出声子热导率的行为。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热导率与磁场的依赖关系,说明磁激发既不导热也不散射声子。我们的结果表明Ca3Co2O6材料可以用Ising模型来描述。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具有保自由流性质的高阶有限差分加权本质无震荡(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WENO)格式的发展和应用。内容分为两太部分:(1)保自由流WENO格式及在圆柱诱导CH4/空气预混燃烧流场计算中的应用。采用保自由流5阶WENO格式求解贴体坐标变换后的多组分Euler方程组,用基元反应模型描述CH4/空气燃烧。不同于标准WENO格式通量构造方法,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对心理健康识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且传统的依靠专家的心理健康测评模式存在一定的主观偏差,因此本文提出基于面部、语音和步态行为特征的识别模型,实现对心理健康状态的智能化识别,以减小主观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多模态融合的方式获取综合特征,从而提高心理识别模型输入端信息的丰富度,并在特征融合时引入注意力机制给各个模态特征赋予权重以提升融合效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QCD)计算表明极端相对论重离子对撞产生的高温环境会导致核物质中夸克和胶子的解禁闭,形成一种具有部分子自由度的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 Gluon Plasma,QGP)。QGP是研究强相互作用的理想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实验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寻找QGP,并研究它的特性。重味夸克(粲夸克和底夸克)是研究QGP早期动力学性质的一个独特的探针。由于质量远大于QC
Slice分析是单复变全纯函数理论在非交换、非结合领域的推广,经过十多年研究已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多复变函数论的slice推广却举步维艰,其本质困难在于复结构的不可交换性.本文提出分两步走来有效地解决这一困难.即首先在具有相同复结构的slice建立分析理论,然后建立表示公式并利用它将理论提升到整个空间,建立多变量的slice分析理论.全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多变量slice分析的研
不同密度流体的分界面受到瞬时冲击,界面上的小扰动随着时间不断增大,并最终形成湍流混合。这种界面不稳定性被称为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RM不稳定性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CF)、超燃冲压发动机、超新星爆发和体外激波碎石等实际工程和科学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自1960年RM不稳定性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以往的RM不稳定性研究中,由于单模界面具有简单的数学形
本文主要研究多介质界面流场计算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流场计算、界面追踪和界面边界条件处理。其中,流场计算采用五阶WENO格式求解Euler方程。界面采用level-set方程描述,使用改进的RGFM处理界面边界条件。为解决两侧大密度比介质的界面边界条件引起界面附近流场非物理数值解的问题,改进了沿界面法线构造Riemann问题的精度,利用提高精度的Riemann解外
在瞬时冲击力(激波)的作用下,分割不同密度流体的物质界面上的初始扰动会随时间不断增大,并最终形成湍流混合的失稳过程被称为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RM不稳定性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CF)、超新星爆发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等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也对于研究气体动力学、涡动力学和湍流形成机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美国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激波反射即在具有给定声阻抗的介质中传播的激波与具有不同声阻抗的介质倾斜作用时所发生的物理现象。激波反射现象在爆炸波传播和超音速飞行器设计等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极为重要。近年来,曲面激波环境中的激波反射现象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非定常曲面激波反射过程中壁面角通常是持续变化的,壁面角的持续变化与曲面激波及其诱导流场的相互耦合导致物理过程变得极为复杂而难以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因此目前的研究进展非常
本论文包含两个研究课题,BESIII上璨偶素衰变以及含奇异夸克的正反超子物理。尽管标准模型取得很大成功,强相互作用的非微扰动力学无疑是当前物理学中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尽管量子色动力学较好的解释了高能物理实验中夸克和胶子的相互作用,但当夸克间距离与核子相当时,微扰理论仍然失效。作为一个强相互作用理论,量子色动力学在高能量区域被很好的检验,但在低能量区域,非微扰效应占主导,理论计算变得非常复杂。北京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