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的自我观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诗人、散文家和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运动的灵魂人物。他获得诸多美誉。林肯总统称他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英国著名作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曾说,“在十九世纪没有任何散文比爱默生的散文影响更大”;也有人称他“是那些在精神方面生活着的人们的朋友和帮助者”。爱默生著述甚丰,他们包括被誉为美国“超验主义的宣言”和“一本真实的启示录”的《论自然》、被认为是“美国思想界的独立宣言”的《美国学者》和《神学院演说》,这三部作品被评为他创作中的三个里程碑。他的作品还包括《随笔集》(第一卷)(1841)、《随笔集》(第二卷)(1844)、《诗集》(第一卷)(1846)、《代表人物》(1850)、《英国特征》(1856)、《生活的准则》(1860)、《社交与独处》(1870)和《诗选》(1876)。国内研究爱默生的专著少,钱满素著《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是唯一的一本。在国内对爱默生的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6月专门研究爱默生的已经发表的论文约有65篇,其中发表在期刊《外国文学》上2篇,《国外文学》上2篇,《外国文学研究》上2篇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3篇。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对爱默生的自我观及其内涵尚未有深入探索。本文拟从爱默生关于“自我”的思考切入进行探讨。基于一些重要的对爱默生个人主义的研究,本文旨在发掘对爱氏自我观的内涵,从而对其思想有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首先,我们挖掘了爱默生自我观的思想渊源并给出了其定义。理想主义、清教传统、印度和中国哲学以及西方的通俗个人主义都在不同程度和侧面影响了爱默生的自我观。爱默生的“自我观”包括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英雄的自我(Heroic Self)、自治的自我(Autonomous Self)、超验的自我(TranscendentalSelf)。爱默生自我观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理论。其自我实现的理想目标是把自我变成“好性情”的爱默生式英雄。其次,我们结合爱默生的个人以及社会时代背景,阐释了关于爱默生自我观的第一维——“英雄的自我”。主要论及了“英雄主义”的四大特征;好战、自信、高尚和好性情。在美国政治独立后争取经济、思想和文化独立的时代,在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但同时冲击着传统美德的危机时刻,来自一个最有进步思想的“一位论”教传统家庭的爱默生,立足于时代精神的需要,即;勇气、自信和美德,借助“英雄主义”这一极具感染力的文化元素,融合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于一体,重新阐释了英雄主义的多重内涵,试图给成长中的美国和美国人民照亮思想上前进的道路。再次,我们进一步挖掘了爱默生自我观的内部结构及其特征,即“自我”的第二维——“自治的自我”。主要探讨自我的神圣性、自我的无限潜力和自治的原则。自我神圣性是其无限潜力的缘由,而无限的潜力却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发挥出来。爱默生倡导自我遵循“积极的对抗”、“健康的个人主义”和“不断尝试”等原则逐步实现自我超越。最后,我们着重探讨了对爱默生自我观的普遍误读及其原因,即“自我”的第三维——“超验的自我”。爱默生被塑成了“超验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后,人们就很少尝试追问他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对他思想以外的传记等趋之若鹜。爱默生的自我超越理论实际上是关于“权力”的实用哲学。其自我实现的学说主张实用而有限的超越。
其他文献
针对电磁阀控气缸系统时变、非线性的特性,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整定PID参数。利用AMESim物理图形建模软件搭建被控对象的模型,应用MATLAB编写模糊神经网络PID的S函数,再联合MATL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0年来,学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学院拥有会计系、经济系、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
4月11日晚,洛阳师范学院"相识相知,让师生真诚面对"活动总决赛在热烈而又激情的氛围中举行。
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就业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职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总结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的成就,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高校党的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献信息资源馆藏总量少、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不多、专业科技文献资料老化、投入的资金少等。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思路是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降低网损,提高电能质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因此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成为日趋关注的研究课题。常规的无功优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