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对送检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病例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用单药及相应复方药对分离菌的敏感性进行比较试验,并进行体外耐药性的产生试验,以比较细菌对单一药物及相应药物复配后的敏感性差异,观察细菌在体外反复接触某一药物后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和程度,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从泰安及周边地区有典型心包炎和肝周炎的病鸡中分离鉴定了10株大肠杆菌,并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了系列化试验:细菌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呈短直杆状。分离菌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无芽孢形成、砖红色、圆形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形成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小菌落,试验结果完全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征,初步证明所分离到的细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O78;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对新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哌舒)、磷霉素钠敏感性较好,上述药物的复方组合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尤其是新霉素组合会大大降低药物治疗费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结果为本地区临床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药物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大肠杆菌对较敏感的新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哌舒、恩诺沙星在体外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培养8次,无一例外的很快产生了耐药性,由高、中敏变为低敏,这提示人们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对由此产生的耐药菌株若处理不当,会对畜禽业的健康生产及人类卫生安全产生重大的潜在威胁。为了验证体外药敏试验与体内治疗结果的符合程度,用经药敏试验筛选出的部分敏感药物对大肠杆菌人工感染病鸡进行治疗试验,正确评估药物体外敏感性及体内药效的相关性,以便更好的指导兽医临床用药。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头孢噻肟体外敏感药物口服治疗人工感染性大肠杆菌病效果显著,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相符;环丙沙星尽管体外试验低敏,体内治疗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而丁胺卡那霉素体外药敏试验与体内治疗效果不一致,尽管体外药敏试验为高敏,口服单用未取得理想效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应用效果不尽相同,药敏试验可作为临床治疗大肠杆菌病选药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据此不加选择的盲目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