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应,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因此,调查个体的安全感是了解社会安全状况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人们心态的变化。安全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社会转型的负面效应、犯罪问题的实际影响、公众生活的质量、公众在当前形势下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以及现存社会控制系统的局限与缺陷,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为社会公众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提供可行的新途径。
在吸收和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先对安全感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了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组织了FG访谈,最终精炼和确定了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居住地安全感、居住地以外地区安全感、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居住地警察评价和110警察评价。了解居民关注这些主要因素的哪些方面,以此构建了宝山区居民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并用结构方程的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本文通过第五章所论述的模型验证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1)居住地治安与公众安全感正相关
(2)居住地以外地区治安与公众安全感负相关
(3)居民防范意识强弱与公众安全感负相关
(4)居住地警察工作评价与公众安全感正相关
(5)110警察工作评价与公众安全感负相关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通过将文献的总结分析和FG焦点访谈组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建立了宝山区公众安全感影响因素模型;(2)根据该假设模型设计开发了问卷量表;(3)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并对提高居民公众安全感给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