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适用住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实施,对于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居民住房消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缓解和减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制定是经济适用房制度顺利实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中低收入群体、以及政府相关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如果所确定的价格超出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那么就失去了经济适用房保障的意义了。然而现行的从成本单一视角来制定经济适用房政府指导价很难避免成本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缺陷,容易造成价格失控,不能很好地发挥经济适用房的保障功能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视角对经济适用房定价方法及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期能解决目前经济适用房定价中存在的问题,使制定的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能最大程度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并为政府部门实行相关补贴及税费减免政策提供了具体的量化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适用房及其价格的相关理论,为后文模型构建以及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随后,对全国经济适用房价格在1997-2007年间的表现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发现其运行中存在价格失控、收费过多及监管不利等问题,同时简述了经济适用房现行定价方式的弊端,并提出本文制定经济适用房价格的思路(第三章)。其次,在分析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的决定因素:家庭收入、消费结构和住房金融基础上,从住房支付能力视角构建经济适用房有效保障价格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第四章)。再次,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人均GDP、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竣工房屋造价和商品住宅价格与经济适用房价格关联度较大,据此,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基于多因素综合视角的经济适用房定价模型(第五章)。最后,将现有的成本定价法、本文提出的收入视角定价法及多因素综合视角定价法相结合,从多视角综合权衡考虑,提出了实践操作层面的经济适用房总体定价模式(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