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企业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从银号发展到现在的银行,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时间变得极其的宝贵,银行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节省时间,自动柜员机(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成为了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ATM分布的网点以及管理水平对银行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也会直接影响该银行在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以及更好的增加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各大银行纷纷投入资本对ATM软件进行开发和更新。即便各银行都在不断的开发自己的ATM软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ATMC(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Client)软件依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最主要的弊端就是ATMC软件支持的设备类型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只能去支持一种品牌,更有甚者只能够支持一种品牌的某一个型号,同一型号不同品牌,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都无法支持,并且其运行的环境也存在着区别,有的运行OS2系统,有的运行WINDOWS系统等等,这些都将会造成ATMC软件在功能扩展方面和维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首先对自助设备业务范围及客户需求进行了调研,了解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整体需求,针对自助设备基本交易,如存、取款交易、余额查询、明细查询、改密、转账、无卡存款及电子现金交易进行了流程数据分析和业务流程的建模,并对系统总体架构及自助设备管理平台(即Web界面的管理端)、P端(即银行大前置的服务端)的数据库及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现,主要针对自助设备管理平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自助设备远程监控功能、远程管理功能(包括远程文件目录浏览、远程开关机、远程截屏及其他功能)、CASE故障处理功能、版本控制功能(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现金类设备及非现金类设备的版本制作、版本下发、定时下发等功能)、业务报表功能(业务部门根据需要开发出的相关业务报表)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了内部联调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主要针对硬件设备接入跨平台的SP测试及业务功能的正常测试和异常测试,通过预先整理好的测试案例进行较为系统的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ATMC跨平台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投入生产并进行试运行后,用户反映系统运行良好,今后根据业务部门的需求,可以通过本地开发测试后进行远程版本下发,升级包下发至客户端(即C端)后,由系统自动进行判断,预设为凌晨4点进行重启,重启之后升级包所包含的新功能即可生效,通过需求分析及严格的测试工作,自助设备跨平台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方面均达到了业务部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