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豚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等便有食用河豚的习俗。由于河豚鱼含有剧毒物质河豚毒素(tetrodotoxin,简称TTX),因此食用河豚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据报道日本每年食用河豚中毒死亡人数占同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70%以上。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大量的河豚资源,因此在沿海地区食用河豚中毒的情况相当严重。由于TTX的相关基础性研究相对滞后,检测技术难以满足体内痕量TTX的检测要求,使得涉及TTX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临床诊断救治以及食品安全的监控难以进行。本文旨在构建“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策略,建立基于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生物检材中的河豚毒素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物样品的分析中,为河豚毒素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临床诊治以及食品安全的监控提供技术保障。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TTX的研究现状。对TTX的特点、应用、检测技术等进行了介绍。着重讨论了TTX目前常用的的检测技术。立足检测方法的建立、完善、优化并以之为出发点,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建立了血液、尿液以及肝中TTX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LC-MS/MS)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血液、尿液和肝中TTX检出限分别为2ng·mL(g)-1、2ng·mL(g)-1和4ng·mL(g)-1,定量下限均在5 ng·mL(g)-1以下,在5~100 ng·mL(g)-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73;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在12.80%以内;回收率大于47.2%。该方法为河豚毒素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临床诊治以及食品安全的监控提供了新的借鉴。第三章建立了河豚毒素中毒动物实验模型,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毒症状以及变化,运用LC-MS/MS的检测方法,定性定量检测河豚毒素中毒的体内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在高剂量组中肺和血液中可以检测到较高含量的TTX,在中剂量组中,尿液和肺中可以检材到较高含量的TTX,而在低剂量组中,尿液可以检测到TTX。这为法医学检案中河豚毒素中毒案件的评价提供了借鉴。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高分辨质谱(LTQ-Orbitrap)技术,对可能存在的TTX代谢物进行了探索寻找。第四章建立了鱼片干中河豚毒素的检测方法,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说明该品牌的鱼片干中所含TTX的含量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基于本研究中对鱼片干进行烘烤的处理方法,对脱水河豚毒素进行了检测和表征。第五章总结了本论文的成果与创新点,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研究中,所建立的检测生物检材中的TTX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全血、尿液、肝等检材,也适用于鲜河豚鱼以及经过烘烤加工过的河豚鱼干等样品。所建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等均可以满足食品安全监测、临床救治以及法医学检验和司法鉴定实践中的各种需要。目前,该方法已运用于实际检案。在进行动物实验研究中的过程中,首次采用了灌胃的方式,对TTX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做了全面的定性定量检测,对比了各器官体液中的分布情况,为各类涉及到TTX中毒引起的案件的取材提供了借鉴依据。另一方面,在该动物实验的同时,借助LTQ-Orbitrap等高精端一流仪器对于TTX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吸收、消除等过程进行了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