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从提升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强化本国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纷纷开展教育改革,并将改革成果融入人才培养实践。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公平的任务也被推上新的日程。目前看来,国外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和关注较早,虽然其中有涉及中国的部分,但缺乏针对中国的系统全面的描述研究和探索。我国结合PISA数据对教育公平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完善我国教育公平现状研究理论及在学生层面探究影响他们感知公平的因素。本研究基于28个国家的PISA数据,借助R.2.15.3,SPSS statitics 22等统计软件,综合使用文献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多元逻辑回归法等对他们的教育公平的现状进行分析及描述,包括各国学生在每个维度上的表现差异,尤其是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平均的比较。除了在宏观层面上对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现况进行分析研究,还在学生层面探究影响学生感知公平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本研究发现:(1)在教育结果的平等这一维度上,中国是国际上是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数学、阅读和科学这三个领域在高端和低端都基本上实现了平等,即在三个领域中没有达到二级精熟度水平的学生比例都低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且成绩的90%分位数与50%分位数的差和50%分位数与10%分位数的差均小于OECD平均。在这三个科目比较起来,阅读的高端差距较大。(2)假设存在线性关系,中国四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只能解释阅读,数学和科学的学习成果的12.6%,9.7%和10.8%,与OECD平均的12%,13.5%和12.8%相差无几。但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有较大差距。(3)在中国的四个省市,大约10%的弱势学生在阅读方面达到了5级及以上水平而有优势的学生达到这一水平的比例是前者的四倍。这表明,即使在表现很好的学校系统中,社会不平等也可能会持续下去。然而贫困不是命运,适应性强的学生指在ESCS指数上位于底部1/4,成绩排名在最高1/4的学生,这类学生的比例在中国四省市为11.7%,亚太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11.3%。(4)几乎所有国家的弱势学校的校长比优势学校的校长更有可能报告说他们的学校提供教学的能力受到了教育资源短缺和教育人员短缺的阻碍。中国在教育资源短缺指数和教育人员短缺指数上与OECD无太大差异,但是参与测试的大部分国家的这两个指数在优势劣势学校的差异显著,导致OECD平均的指数差异也显著。(5)学生个体层面感知到的公平程度对学生成绩影响较小。女生较男生来说更容易感受到没有被公平对待,社经地位越高的学生越容易感受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