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凉州方言属于兰银官话河西片。本文在传统语音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通过提取声学参数,客观分析凉州方言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声学特征,进一步为前人的音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声学依据。具体得出以下结论:一、声母方面,凉州方言有24个辅音声母(含零声母)。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分为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和边音。塞音声母,送气音的VOT时长大于不送气音,但GAP时长小于送气音,且VOT与GAP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补偿关系。擦音声母,浊擦音的时长比清擦音时长短,且开口缝隙越大,发音时长越短。塞擦音声母,送气音的摩擦段时长大于不送气音,但闭塞段时长小于不送气音;送气塞擦音的DI指数大,其发音方式相对复杂,舌面前音的FI指数最大,其能量集中区分布于频域的最高位置。鼻、边音声母,舌面前音[]的发音时长最短,且四个声母的F1频率值比较接近,F2容易发生变化。二、韵母方面,凉州方言有29个韵母,分为单元音、复元音和鼻韵尾韵母。单元音韵母在声学元音图中的分布位置与传统的元音舌位图基本一致,且F1与舌位的高低有关,F2与舌位的前后有关,圆唇作用在一定程度也会使F2降低。复元音韵母分前响、中响和后响,发音时,往往会产生协同发音作用,作为核心元音的韵腹往往随后接韵尾发生变化,其声学特征主要通过F2表现出来。鼻韵尾韵母,即舌根鼻音韵尾为[]的韵母,其舌位动程要比复韵母复杂。三、声调方面,凉州方言的单字调有3个,双字调有7种基本变调形式。单字调具体为:阴平44、阳平上24、去声51。双字调受协同发音的影响,前、后字会做出适当协同性的调整和变化。当各个调类作前字时,阳平上T2最为稳定,阴平T1和去声T3容易受到组合的影响发生改变;当各个调类作后字时,去声T3相对稳定,保持降调调型,阴平T1和阳平上T2容易受到前字影响,改变调型和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