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对19世纪前日本古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p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亚文化圈中,中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范围内领先于东亚各国,因此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在汉文化强烈辐射下的日本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免的受到中华文化的熏染。在中华文化中,以儒家和道家为两大文化精神底色。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在公元四世纪左右开始,便与中国有了文化交流,在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关于道家,鲁迅曾如此评说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中国的根抵全在道家。”作为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哲学思想,道家思想源流于老子,发展于庄子,继而成熟于玄学,在它前行发展的过程中也曾产生过诸多流派,但不论是哪一个流派,其各自思想特色和理论重心都是以老庄思想为正宗,从中吸取思想的养分,演绎出各流派的独特之处。正如学者钱穆所指出:“先秦道家,主要老庄两家。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本文立足于老庄思想,发掘出老庄思想对于19世纪前日本古代文学的影响,力求以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视角考察中国古代思想与日本古代文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此种影响之下形成的独特文学品格。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即一至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概述19世纪前道家思想及道家典籍在日本的传播状况,以十九世纪前日本古代社会发展的时间为序,分阶段论述道家思想及典籍的传播状况及时代特征。主要分为大和时期(公元3世纪——公元7世纪),奈良时期(公元710年——公元794年),平安时期(公元794年——公元1192年),镰仓室町时期(公元1192年——公元1573年),江户时期(公元1603年——公元1867年),经过漫长的传播,道家思想虽然不曾像儒家思想那样在日本古代社会形成一种时代风尚,但对日本社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经过漫长的时间在日本文学中形成了深厚的积累,从而揭示出道家思想对日本文学的渗透。第二章分析19世纪前日本文学中出现道家思想的因子,主要分为三个:文化发生学角度上原始崇拜及原始思维的相似性,日本文化环境中天生具备道家思想融入的良好文化背景;从文化传播学角度上来讲,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东传至中国,在中国辗转翻译后又进入日本社会,在日本扎下了根。在各种外传宗教中以佛教影响日本最为深刻,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典籍在中国翻译辗转之后传入日本,翻译过程中的特殊的译经方法已经使这些佛家典籍中融入了道家思想;第三,日本深受佛教影响,佛教虽传自中国,与日本本土文化环境相融后,世俗性成为日本佛教一大特点,对世俗物质生活的肯定也是道家思想一大特色。这些因素无时无
其他文献
<正>一、国家监察体制的宪法意义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监察委员会,还是1954年《宪法》体制下的监察部以及后来的监察体制演变,监察制度始终围绕限制公权力而展开,扮演
本文通过对100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基层员工发放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工作绩效问卷来对其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基层员工在生活满意度、正
取保候审是我国的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与外国的保释在一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外国的保释在适用上与品格证据紧密相连,但取保候审与品格证据的关系在我国体现得却很疏远。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现代医学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发生后,产生抑郁症状的患者数大约占总发病患者数的33
当前社会,媒体处于十分激烈的竞争状态。虽然电视以其不断的技术更新来满足大众的需求,但也有其局限性。从传播便捷上看,它不如广播;从传播速度上说,它不及网络;从传播永久性上
宋室南渡之后,杨时被东南学者共称为洛学正宗,其所创建的道南学派上接洛学,下启闽学,不啻为南宋儒学的开创者之一。但是历代以来,重视的一般都是杨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而对其
本论文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方法,复原了上海法租界地区从圩田农业形态向建成区转变的具体形成过程和空间扩展过程,剖析了这一过程的实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北京师范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
随着教师培训规模的扩大,培训项目的增加,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需要,教师远程培训逐渐渗透到各种培训内容的教师培训中来。那么在教师远程培训中,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