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纳米粉末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制备及放电等离子(SPS)烧结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是材料制备新技术之一,也是制备纳米相陶瓷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烧结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末过程中的致密化机理与传统理论有一定的区别,本文对脉冲电流烧结金属氧化物纳米粉末进行了系统研究。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以草酸盐干凝胶粉为原料,制备出了平均尺寸为为20nm的YSZ纳米粉末,粉末纯度大于98.7%。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凝聚法”以金属块体为原料,制备出了纯度大于98%平均粒度分别为100nm和60nm的SnO2及TiO2纳米粉末,并且粉末的粒度可以通过调整冷却介质来加以控制。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反应气体压力或配比是影响产物纯度和粒度的主要工艺参数。 ZrO2烧结体不同深度的XRD分析表明:样品表面有被高能粒子轰击过的痕迹,脉冲电场诱发场发射电子及高能C粒子对样品表面轰击。感生磁场的存在引起电场周期性的波动,在烧结体内产生不同的温度区域,是造成烧结体内产生分布均匀裂纹的主要原因。 烧结温度是决定烧结体致密度高低的主要因素。TiO2烧结体SEM显微形貌分析表明:低温(<700℃)时坯体内颗粒无明显长大,烧结体致密度不高(<80%)晶粒间距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气孔率也随之降低,气孔尺寸变小;当温度超过900℃时,晶粒间连接紧密,烧结体内出现大量絮状物质,致密度大幅度提高,达97%以上,小气孔已聚集成大孔洞且分布均匀,晶粒长大不明显(200nm左右);当温度超过1100℃时,烧结体致密度有所提高,但晶粒尺寸出现异常长大,长大了十几倍(达2 μm以上)。 相同烧结工艺条件下粉末粒度小的样品致密化速率快,可以在低温下致密,但由于成型困难,素坯中气孔率较高,从而影响烧结体的致密度;高的成型压力和湿混造粒有利于颗粒的重排和气孔的排出,能有效降低坯体中的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气孔率,减小气孔尺寸,从而减小气孔率对致密化进程的影响。采用干混法在巧MPa压力下成型、950℃烧结的TIO:样品相对密度为96.4%,而湿混造粒后烧结的样品相对密度达98.6%,虽然烧结过程中所施加的轴向高压可以使气孔大量排出,但成型工艺对烧结体致密度的影响是不同忽视的。 低的升温速率和高的烧结压力有利于气孔的排出,降低气孔率,从而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相同烧结条件下,烧结压力为25MPa的TIO:烧结体的相对密度为98.7%,而12MPa的仅为91.4%;以100℃/min升温的烧结体中晶粒形貌均匀,相对密度达98%以上,而以300℃/min升温的烧结体中晶粒形貌不均匀,部分晶粒已异常长大,有大尺寸的气孔存在,相对密度为94.8%,当然过低的升温速率会延长烧结时间,烧结时间的延长也会引起晶粒的快速长大。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工业、城市不断发展进步的状态下,对交通运输有了较大的要求,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在增强,为此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还需要认清未来和现实的道路,决不能走使用环境效益
本论文将聚砜(PSF)和一种亲水性的聚醚类高聚物(文中简称“A”)共混,通过浸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了PSF/A共混膜并对其膜性能和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含量的聚乙二醇(PEG)和丙
学位
本论文以制备和研究人工骨材料为目的,选用具有极好生物活性,能与胶原蛋白和细胞紧密结合的羟基磷灰石(HA)为无机相;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作为有机相,根据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拉伸强度、高温蠕变抗力以及相当优异的抗高温疲劳和热腐蚀性能,广泛地用于制作航空、动力、石化等部门中承受高温、高速等苛刻工作条件的关键部
期刊
本文采用USB反应器接种好氧活性污泥培养出了良好的反硝化颗粒污泥。研究表明,污泥颗粒化是生物相演变的结果,载体形成与沙化污泥出现是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过程。载体性质对颗
水下焊接是核电工程重要的关键修复技术,尤其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世界各国都对其在役的核电设备修复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激光焊接具有系统易于集成、控制精度高、热输入较
我国在船舶工业,港口以及各种船舶的拥有数量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但目前船舶尾气排放实测研究严重缺乏。因此,对我国5艘近海船舶开展了实测工作,给出了所测船舶尾气各种物质的排
本论文通过对铝镁系及铝硅系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分析了制备铝镁系及铝硅系纳米粉体的工艺参数,并将其应用于浇注料,探索它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到如下结果: 1、在
导管架平台是海上油气事业中十分常见的结构,使用广泛,T/K/Y接头又是导管架中比较常见的部分。海洋工作环境恶劣,导管架受到海浪作用,海水腐蚀等,可能出现破坏,而疲劳破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