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是具有显著性的标志,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作为知识产权的商标的重要性显得愈发突出。2008年,我国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截至2010年7月,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量770.2万件、累计注册量495.6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402.2万件,商标注册申请量、有效注册商标量均为世界第一。1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商标大国,但我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商标还较少,难谓已成为世界强国。而由商标大国到商标强国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强商标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实施商标战略,提高人们对商标的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商标基础理论中,商标显著性是商标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法律特征。如果说,商标的使用是其生命力之所在,那么商标的显著性则是商标注册与保护的灵魂,它贯穿于商标申请、审查、商标争议、商标使用、商标侵权保护等程序中。本文从商标显著性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笔者在商标领域近十年的从业经验,对商标显著性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探讨,本文的研究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采取归纳——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商标显著性有关的抽象的理论进行论证和说明。本文在内容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商标的显著性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商标的起源与基本功能、商标显著性的概念、商标显著性与相关概念辨析、商标显著性分类及主要国家关于商标显著性的立法等。第二部分:商标显著性的取得与丧失判定,主要包括,商标显著性的取得和商标显著性的丧失,结合案例着重对商标显著性丧失的原因和防止商标显著性丧失应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商标显著性判定的一般原则。主要结合具体的案例论述商标显著性判定的几个主要原则。第四部分:商标显著性判定的典型及前沿问题研究。主要是结合案例,对通用名称、地名的显著性判定问题进行论述,同时对非传统商标显著性判定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第五部分:从商标显著性立法发展趋势看我国商标法的完善和从商标显著性实践层面修改相关规定两个层面提出对我国现行商标法关于商标显著性规定的修改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对论文进行概括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