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网络的发展是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建设,三峡生态移民,农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工程在三峡库区的陆续开展,库区道路网络迅速发展。然而道路网络的发展,一方面在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道路建设及道路本身的存在对三峡库区侵蚀淤积、水质污染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九畹溪流域界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交通荷载下、非硬化的低等级土质道路路面的侵蚀过程,污染物的流失规律,通过降雨过程监测,研究降雨侵蚀污染物质的初始冲刷现象,以期对小流域内侵蚀防治和面源污染物质控制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对水质安全,水质高效利用提供相应的科学评判。通过试验,我们得到如下部分结论: (1)道路路面对降雨的水文响应都非常迅速。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砾石道路的产流率要高于草皮道路小区。虽然不同的降雨事件下,各径流小区的产流存在差异,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差异比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性级别。在众多降雨产流影响因子当中,对路面产流率影响显著的指标是次降雨量、次降雨能量和试验小区的大小。 (2)统计结果显示,各试验小区侵蚀率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影响侵蚀率的诸因子中,小区面积与侵蚀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降雨能量中KE与侵蚀率呈显著相关,EI30与侵蚀率呈极显著相关,降雨雨强与侵蚀率均存在极显著相关。 (3)雨型对路面污染物的输出规律有重要影响。对于单峰型、初期降雨量小的降雨类型,泥沙量的输出峰值、降雨量峰值和径流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比较接近,但是TN、NH4-N、PP和DP等浓度峰值与泥沙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偏差较大。对于多峰型、前期降雨量能形成较大路面径流的降雨类型,泥沙浓度的峰值与降雨量峰值和径流量峰值不吻合,但是TN、NH4-N、PP和DP等浓度峰值与泥沙浓度峰值是接近的。两种类型降雨事件下,氮素流失主要为 TN,占总流失量的80%以上, NH4-N流失量不到总流失量的20%,磷素的流失以PP为主,占总流失量的80%以上,DP占20%左右。 (4)路面的初始冲刷现象,在试验的降雨事件下,NO.2降雨事件中 SS的初始冲刷强度都比较弱, TN的初始冲刷现象也比较弱, NH4-N、PP和DP冲刷强度较大。NO.6降雨事件中,SS的初始冲刷强度也比较弱,而TN、NH4-N、PP和DP等都发生了比较强的初始冲刷现象。